第九章 “我回来了!”(第12/55页)

他在一顶军用帐篷里给罗斯福写信:

我在塔克洛班的纷飞炮火下给您写这信。登陆正在进行。这是发自自由的菲律宾的头一封信。我想,对于您爱好的集邮来说,该是件纪念品。作战顺利进行。如果它能成功,我们将把敌人一切为二。我这是指战略上说,即从日本本土到新加坡之间。对于菲律宾也是如此,我们将绕过日军重兵驻守的南方诸岛,这样起码可以节省五万美军的生命。”关于让菲律宾独立一事,他劝罗斯福慨然允诺:“它将是美国在远东的政治威望的顶峰,也将是您作为总统个人的伟大成就。它将唤起全世界的注目,在一千年间,都将为美国的荣誉和信用增添光彩。

他想亲自来宣布这个消息,可惜事与愿违,罗斯福身患重病,无法过问菲律宾之事,直到两年之后,菲律宾才宣告独立。

这时候,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好了。背景、道具、人物、气氛、观众或听众,演主角的演员终于进入了角色。一辆机动的电台卡车接通了“纳希维尔”号的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英语、马来语、华语和西班牙语播音员早已向全世界宣布有重要消息广播,同声译员戴上耳机调试了自己和麦克风的距离,远在一万英里之外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国际新闻部主任已经得到通知,随时准备打断正常的广播节目,虽然莱特湾和华盛顿的时差有十二个小时。麦克阿瑟打开电台的开关,拿起麦克风。金凯德的舰队正在向莱特岛海岸纵深开炮,洪钟般的炮声正好当做他“伟大”的历史性讲话的伴奏声。麦克阿瑟清了清喉咙,一字一板地、郑重地、用先知般的、他心目中的神的语气,开始讲话:“People of the Philippines:I have returned。”(菲律宾人民,我已经回来了。)他抓麦克风的手开始发抖,声音呜咽,几乎无法继续讲下去。

“凭着上帝的恩赐,我们的力量又踏上了菲律宾的土地——这片土地上流遍了我们两国人民的血……在我的一旁,是你们的总统塞尔吉欧·奥斯梅里亚,他是伟大的爱国者马努埃尔·奎松可信赖的继承人。你们的政府现在已经重新在菲律宾的土地上行使权力。

“集合在我周围吧!让我们用巴丹和科雷吉多尔的不屈精神,在战区中冒着硝烟向前奋进!起义并且打击敌人吧!用一切有利的时机和可能的条件打吧!为了你们的家园和家庭,打吧!为了将来你们的子孙后代,打吧!以你们那些神圣的殉难者的名义,打吧!不要恐惧,不要气馁,让我们的手臂变成钢铁的巨臂。上帝昭示了光辉的道路。让我们以主的名义象追求the Holy Gail(圣盘)那样去追求正义的胜利。”

继麦克阿瑟之后,奥斯梅里亚和罗慕洛也用麦克风做了简短的讲话。这个小型的仪式结束之后,他们周围围了一小圈菲律宾人。他们在美军炮击的时候躲了起来,现在又跑回来了。一位老者一瘸一拐地走近麦克阿瑟,张开了缺牙老口,对“将军”说:“午安,元帅,看见您很高兴。那是几年前的事了,这段时间可真长啊!”

麦克阿瑟又匆匆赶往杜拉古,巡视美骑一师的战区。从北到南整个莱特湾里泊满了各种型号的大大小小的美军舰只,阴云低压,光线暗弱,灰色的军舰映在铅色的天空和铁青色的大海的背景上,非常象四个月前的诺曼底的画面,逼真而雄浑,壮观而冷峻,是一曲每个音符和切分音都遍布杀机的战争交响乐。人类用钢铁和TNT来实现自己的欲望,用暴力强迫另外一些人屈服,如果他们反抗,就把他们消灭。

莱特岛周围全是雨区,肯尼的飞机无法提供空中保护,母舰飞机的数量也不足以覆盖宽达八十公里的登陆海滩和上千艘军舰。吕宋有永久性机场,从吕宋飞来的日本飞机不断向军舰和滩头部队攻击。一些军舰被击伤击毁了。“纳希维尔”号是条很显眼的军舰。多亏山下大将根本不信麦克阿瑟会亲临前线,不畏枪弹,否则,他把“纳希维尔”号的特征告诉日本飞行员们,他的那些敢死队员一定会有人去撞“纳希维尔”号的。

杜拉古的战斗比塔克洛班激烈得多。它象岛屿战争中的许多敌占滩头一样,被毁得一塌糊涂。骠悍的美骑一师大兵们正在建立自己的周界防圈。日军的山炮和迫击炮还在不停地轰击,机枪和步枪也十分活跃,预兆着莱特战役将非常艰苦。

麦克阿瑟上岸以后,又有一群群的菲律宾人来围观。他们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莱特岛的青壮年让日军杀了不少,剩下的都远远躲到丛林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