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瓦卢瓦还是金雀花? 13281340(第2/8页)

当年轻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获得统治权时,他只不过是一小撮不满于现状的贵族的领袖,并没有力量去撼动腓力六世的地位。实际上,此时的爱德华三世只不过希望留住阿基坦公爵领(或者留下吉耶纳),该地自1259年以来就由英国王室作为法国国王的封臣领有。这是安茹帝国的亨利二世在欧洲大陆上最后一块土地,由一条狭长的海岸地带组成,从拉罗歇尔南部延伸至巴约讷和比利牛斯山,包括当时吉耶纳的西部地区、圣通日和加斯科尼,为一连串精心选址、重兵把守的前线殖民城镇所拱卫。

吉耶纳并非殖民地。虽然高级行政职位由英国人担任——包括吉耶纳总管、波尔多市长和治安官、圣通日总管,还有一批副总管和堡垒司令,总共约200人——但是大部分官员都是在当地招募的。波尔多大主教从来都不是英国人,并且当地虽有很多英国商人,却几乎没有英国地主。所有重要的封建领主都是吉耶纳人,其中一些人还拥有英国的地产。

阿基坦公爵领是爱德华一个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王室在整条加隆河上都设有过桥税征收点,收取了丰厚的税金,因为吉耶纳盛产葡萄酒,就像英格兰盛产羊毛一样。有时候(例如1306至1307年),吉耶纳的税收比全英格兰的还要多。公爵领首府波尔多市拥有3万人口,其繁荣得益于同英国的商业联系:大量葡萄酒流入英格兰,价格低廉,除了最穷的人之外,所有人都消费得起——14世纪英国人均饮酒量是现在的好几倍。除波尔多外,以造船业闻名的巴约讷和其他许多城镇,还有无数拥有葡萄园的封建领主都能从葡萄酒贸易中获益,因为当时的红葡萄酒成分混杂,经常混有加亚克和卡奥尔等地出产的葡萄酒。事实上,本地市场也无法消化这么多产品。从另一方面讲,吉耶纳也依赖从英国进口的粮食——1334年的贸易量为5万夸脱,还进口英国的羊毛、皮革、松脂和盐。公爵领地的人民并不讲法语,而通用加斯科语,这是一种普罗旺斯语。实际上,这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其居民与法国王室或法国北部地区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许多吉耶纳人都去英格兰谋生,在同苏格兰的战争中为英国国王效力,或在伦敦经商。吉耶纳人亨利·勒瓦里兼任波尔多和伦敦市长。若对吉耶纳法庭的判决不服,当地人还可以去英格兰上诉。金雀花王朝的统治者们认为,相较威尔士或爱尔兰,吉耶纳更是领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弗鲁瓦萨尔在谈到吉耶纳人时,也总是称他们为“英国人”。

1329年,爱德华来到亚眠,向“正直而令人尊敬的堂兄”腓力宣誓效忠,在亚眠大教堂内受封为“法国国王的封臣、吉耶纳公爵”。他也在索姆河口以“蓬蒂厄伯爵”的身份行效忠礼;其领地的首府是阿布维尔,还有一个城镇叫克雷西,我们之后还会再谈到它。莫蒂默死后,在1331年3月起草的一份文件中,爱德华同意向瓦卢瓦王室“效忠”。如果他不这么干,就有可能丢掉吉耶纳和蓬蒂厄。自1259年以来,双方围绕公爵领的疆域、英国的“公爵-国王”同法国封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不断产生争端:金雀花王朝的君主拥有吉耶纳的最高权力,还是必须作为封臣服从法国国王的号令?双方时不时还会爆发战争。1325年,在圣萨尔多战争中,吉耶纳的英国总督肯特伯爵就被迫在拉雷奥尔镇向法国国王查理四世投降,这场战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爱德华二世拒绝向法国国王效忠而引发的。当时,查理四世满足于保有阿让奈(加隆河与多尔多涅河间的地区),但爱德华三世一定意识到,占领吉耶纳是统一法国的必经之路。1331年下半年,爱德华装扮成一名羊毛商人,再次跨过海峡,同腓力在蓬圣马克桑斯秘密谈判,试图构建一个持久和平的局面。

当时,法国似乎比英国更为强大。13世纪著名编年史家马修·帕里斯写道,“法兰西国王是所有尘世国王之王”,法兰西国王也无疑是西欧的第一统治者,其光辉盖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或多或少控制着从1309年起就住在阿维农的教宗——国王既是教宗的保护人,也是狱卒。一个多世纪以来,法国并没有像英国那样出现不听话的诸侯,国王将各路贵族渐次制服。如果说佛兰德斯和布列塔尼——当然也包括吉耶纳——仍保留着半自治的地位,腓力六世直接控制的土地就占其治下领土的四分之三以上。

从10世纪起,新农业技术使西北欧的农民有能力开发他们肥沃的土地,用耕犁将大片森林变为良田。直至14世纪早期,耕地面积每年都在增加;相应地,人口出生率也在不断增长。这个现象在法国表现得最为明显:1330年前后,法国拥有2100万人口,相当于英格兰人口的5倍。法国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数量成倍增加,在阿尔卑斯山这一侧建造出最美的城市和大教堂。富有哥特风格的巴黎成为欧洲北部的中心,约有15万居民。弗鲁瓦萨尔曾游历四方,他在书中评论道:“人们一定会惊叹于法兰西的高贵与繁荣,无论在王国的中心地带还是边境,都有那么多的城镇和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