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第2/4页)

塞利姆布里亚以东就是拜占庭,这是能够打开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黑海连接之门的最后一把钥匙。亚西比德快速行动,与塞拉门尼斯和斯拉苏卢斯会合,后两位已经离开了迦克墩,去往拜占庭。尽管雅典人掌握制海权,并且拥有相当强大的陆军和维持这些陆军的充足资金,但他们又一次发现,攻打拜占庭这样的设防城市很不容易。雅典人故伎重演,建造壁垒以便从陆路包围城市,同时用舰队在海上封锁城市。指挥拜占庭防务的是克里阿库斯,一位坚韧不拔的斯巴达总督。他手里有一队庇里阿西人、一些解放黑劳士、来自墨伽拉和玻俄提亚的队伍,以及一群雇佣兵。他是守军中唯一一个斯巴达人。

由于雅典人攻打拜占庭未果,克里阿库斯便将拜占庭防务交给部下,自己到亚洲海岸寻找法那巴佐斯,以为其部队获取军饷。他还想集结一支舰队,攻击海峡上的雅典盟邦,以便将雅典舰队诱离拜占庭。但拜占庭城内的情况比克里阿库斯了解到的差得多。市民们饥肠辘辘,而克里阿库斯是一位典型的斯巴达式总督,严酷而傲慢。他的行为最后激怒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拜占庭人,他们开始与亚西比德共谋起事。亚西比德承诺像对待塞利姆布里亚那样,对拜占庭人宽大为怀,说服他们在指定的某个夜间放雅典人入城。在散播雅典人去往伊奥尼亚的假消息后,他在预定入城的当天下午率领雅典全军离开了拜占庭,似乎真的要去伊奥尼亚。

当夜幕降临之后,、雅典人溜了回来,奔向拜占庭的城墙;舰队也回到港口,攻击在那里停泊的伯罗奔尼撒船只。守军放弃了自己的岗位去救援船只,让城市的大部分地方无人把守。于是拜占庭密谋者在无人防守的城墙地段搭设梯子,让在城外等待的亚西比德和塞拉门尼斯部队进了城。但忠于斯巴达的拜占庭人打得很勇敢也很有效,亚西比德于是宣布将保障他们的安全。这个保证说服了拜占庭公民们,他们转而反对伯罗奔尼撒军队,后者大部分死战到底。雅典人又一次遵守了承诺,没有杀害或流放任何拜占庭人,将拜占庭恢复为雅典盟邦。城市恢复了自治权,伯罗奔尼撒驻军和总督都被驱逐,但雅典人没有设置自己的驻军和总督。伯罗奔尼撒战俘没有被杀,而是被解除了武装,押往雅典受审。这些措施体现了一种公正和解的新政策,旨在收复帝国的失地。

雅典与波斯的谈判

雅典人在迦克墩问题上愿意做出很大让步,这表明他们打赢战争的计划里出现了一个新元素。他们之所以拒绝了斯巴达的和平建议,是因为希望离间斯巴达与波斯,而他们此次率军重返海峡,便获得了一个机会去实现这个目标。现在机会来了,雅典人可以直接与波斯国王会谈,试探波斯的意图。波斯人屡战屡败,损失了大量船只,没有取得任何积极的成绩。这或许能让国王认识到实施其当前政策的高昂代价和徒劳无功。另外,斯巴达人单方面与雅典议和,也违反了斯巴达与波斯的条约。如果雅典与波斯的谈判成功,国王会同意停止对斯巴达人的援助,那么斯巴达人就无力维持海上战争,只能以更加不利于自己的条件议和。

这个战略的问题在于,雅典和波斯的目标是相互抵触的。双方都想控制小亚细亚的城市及其财源。迦克墩的临时安排不能作为永久性解决方案的模板,也很难设想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是什么样子的。不过,雅典人还是觉得试一试总是值得的。他们还听说,有一个斯巴达代表团在比奥提乌斯的领导下去了苏萨,所以他们或许也希望能够挫败比奥提乌斯代表团。无论如何,尝试与波斯谈判并不会对雅典人造成任何损失。

在迦克墩战役之后,法那巴佐斯邀请雅典人派遣使者,并且他亲自陪同使者去苏萨觐见波斯国王。总督和雅典使者以缓慢的速度向内陆进发,到初冬时只走到了弗里吉亚的戈尔狄翁,并在那里停留到第二年春季。随后他们继续向苏萨前进,但很快就遇到了比奥提乌斯的斯巴达代表团。斯巴达代表团已经与大流士二世国王进行了成功的会谈,正在返回的途中。斯巴达人宣布,他们已经从国王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证据是国王的儿子小居鲁士和他们在一起,“前来统治海岸上的所有人民,并与斯巴达人并肩作战”(Xenophon,Hellenica 1.4.3)。雅典与波斯达成协议的希望破灭了,因此雅典人不得不设计新的方案。

亚西比德归国

前407年春季,得胜的雅典将军们已经驶离赫勒斯滂海峡,正准备返回雅典,这时却收到了波斯传来的坏消息。在征服拜占庭之后,海峡上就只剩阿卑多斯港口还在敌人手中。尽管大多数雅典士兵和水手已经在外征战多年,但没有人比亚西比德更急切地希望返回雅典,因为这是他长久以来为之奋斗的时刻。自前415年他投奔斯巴达以来使用的复杂手段,使斯巴达和其盟邦以及波斯帝国都不再欢迎他。为了确保安全和实现野心,他必须返回雅典,在军政方面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