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2/8页)

阿尔戈斯人的冲锋过于鲁莽,打乱了雅典这边的秩序,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战败和损失300人的代价。雅典人及其伊奥尼亚盟军表现较好,击溃了伯罗奔尼撒人,打退了波斯人及其雇佣军,此后米利都人明智地逃回城内。雅典人控制了大海和陆地,于是欢庆伟大的胜利。剩下的工作就是筑墙包围城市,迫使其投降,他们确信米利都的陷落将使叛乱彻底终结。

但就在他们的胜利之日,有消息称55艘战船在斯巴达人泰里蒙涅斯的指挥下正赶往米利都,其中有22艘西西里战船,指挥官是赫莫克拉提斯,即雅典人的那位叙拉古克星。当这支舰队驶入伊阿苏斯湾并在推丘萨扎营时,亚西比德亲自骑马赶来,告诉他们雅典人在米利都取得了胜利,并说:“如果他们(斯巴达人)不愿意毁掉自己在伊奥尼亚的地位和事业,就应当尽快援救米利都,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它被雅典人筑墙包围起来。”(8.26.3)

尽管其他雅典将军希望留在米利都作战,普律尼科司却反对,他指出:“在他们(雅典人)遭受灾难之后,除非绝对必须,否则没有道理主动采取任何攻势;而在并无形势逼迫的情况下自愿冲向危险,就更没有道理了。”(8.27.3)普律尼科司的观点被采纳,雅典人起航去往萨摩斯岛,“他们的胜利并不完整”(8.27.6),米利都既没有遭到围攻,也没有被封锁起来。阿尔戈斯人对此深感不满,一怒之下回家了,此后就退出了战争。

雅典人的撤退产生了另一个代价高昂的后果。提萨弗涅斯到了米利都,劝说伯罗奔尼撒人去伊阿苏斯攻击阿摩基斯。伊阿苏斯人不知道雅典人已经撤军,还以为驶来的舰队属于雅典人,因此没有任何防备。伯罗奔尼撒人活捉了阿摩基斯,将他交给提萨弗涅斯,收纳了阿摩基斯的伯罗奔尼撒雇佣兵,并洗劫了伊阿苏斯,将其居民卖给提萨弗涅斯,将城镇残余部分也交给他。结果雅典人又丧失了一个盟友,波斯人除掉了一个恼人的麻烦,斯巴达人与波斯人的第一次合作赢得了胜利。

有些人赞扬普律尼科司及其战略,“在这件事情当中,以及后来所有他参与的事情当中,他都显得相当聪明”(8.27.5),但他的大多数雅典同胞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在次年正式起诉他丢失伊阿苏斯和阿摩基斯的罪过。我们有理由同意雅典人对普律尼科司的裁决。有些现代学者为普律尼科司辩护,理由是在西西里岛惨败之后,雅典海军曾经的军威已经不复存在,丧失了战术优势,因此不能冒太大风险在海上与敌交锋。但是,这些判断与事实并不符。尽管弗尔米奥的光荣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但西西里岛的灾难并未消除雅典海军的战术优势。之前在前412年,雅典人成功地迫使伯罗奔尼撒舰队在一个荒废的、不便利的基地登陆。在希俄斯岛和莱斯博斯岛,他们风卷残云般地击溃了敌军战船。前411年春季,尽管雅典丧失了整个伊奥尼亚沿海地带,但斯巴达人仍然非常害怕雅典舰队,所以派遣一支军队经陆路去往赫勒斯滂海峡。同一年,在赫勒斯滂海峡的基诺塞马,雅典人用76艘战船击溃了伯罗奔尼撒人的86艘战船。

普律尼科司观点的缺陷在于,雅典人遵从了他的建议,就永远不能确认自己有无能力与敌交战。斯巴达人完全可以拒绝海战,而派遣军队在陆路行动;即便他们选择走海路,也可以避开雅典海军,煽动更多叛乱。雅典人迫使敌人在海上与其交锋的最大希望在于,用一支表面上处于弱势的舰队引诱敌人进攻。普律尼科司若是没有摈弃机遇,就有可能迫使泰里蒙涅斯为了挽救米利都而在海上与雅典人交战。雅典人若是留在米利都作战,整个战争的轨迹都可能发生变化。雅典人的撤退不仅给了叛军喘息之机和新的希望,在国内还使十位贤哲的温和民主制政权失去了一次胜利。若是有了这次胜利,民主制政权就能获得莫大的威望和公信力,雅典也就能抵御正在酝酿的寡头派阴谋。

斯巴达人目前在海上占据数量优势,他们可以用舰队解除雅典人对希俄斯岛的围困,而希俄斯岛是伊奥尼亚叛乱的关键所在,也是通往赫勒斯滂海峡的战略要地。但是,斯巴达人动作太慢了。他们仍然害怕在宽阔海域与雅典海军对抗,并且缺乏有经验和有才干的领导人。他们承担的与波斯人合作的义务也很有问题,因为他们与波斯人各自心怀鬼胎,目标不一致,必然导致延误与迟滞。

亚西比德投奔波斯人

在伊阿苏斯攻击阿摩基斯之后,泰里蒙涅斯回到了米利都。斯巴达海军司令阿斯泰奥库斯还在希俄斯岛,他和他的舰队之间被萨摩斯岛的雅典舰队阻隔。大约在前412年11月初,提萨弗涅斯来到米利都,带来了他承诺的军饷:每名水手日薪1阿提卡德拉克马,发放一个月的薪水。但他宣布,他将来只会付这个标准的一半。脾气火爆的叙拉古指挥官赫莫克拉提斯迫使他做了妥协,将未来的军饷标准提高了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