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2/6页)

如果雅典人在前421年无法采取积极主动的政策,那么还有另外一个选择:他们可以拒绝与斯巴达结盟,不违反《尼基阿斯和约》,静观其变。这样的话,雅典无须拿任何人的生命冒险,也无须投入更多资源,并可以对斯巴达保持压力。雅典仍然控制着斯巴达战俘,而且阿尔戈斯对斯巴达构成了新的威胁,所以可以保证雅典不会遭到攻击。只要雅典与斯巴达保持距离,阿尔戈斯人就会觉得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有希望与雅典结盟。黑劳士可以逃向皮洛斯,或许雅典还可以在美塞尼亚与拉科尼亚煽动新的叛乱。斯巴达盟邦的叛变给伯罗奔尼撒联盟制造的混乱只会对雅典有利,而雅典人拒绝与斯巴达结盟将会使斯巴达更加动荡不安、面临更大的危险。雅典人完全可以采纳这种温和、安全且前景良好的政策。然而,他们却偏偏选择与斯巴达结盟。

阿尔戈斯联盟

雅典和斯巴达的新盟约不可避免地在对《尼基阿斯和约》持有异议的国家当中起了反作用。科林斯人私下里与阿尔戈斯的行政长官会晤,警示他们雅典和斯巴达的联盟无疑要“奴役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并敦促阿尔戈斯人领导一个新的联盟来捍卫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自由。科林斯人的意思似乎是建立一个新的与两个旧势力集团保持距离的联盟,并抵抗这两个旧集团联合起来的力量。

科林斯的计划要想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斯巴达内部各派系之间的争吵。在斯巴达,接受和约、支持与雅典结盟的派系主要是担心阿尔戈斯对斯巴达不利,而只要这种担忧还在,斯巴达就不会热衷于战争。科林斯人若是没有向阿尔戈斯提出建议,那么阿尔戈斯就会被雅典-斯巴达联盟吓倒,恢复到惯常的不作为状态。因此,斯巴达就不必害怕阿尔戈斯,尽管经验表明,这种恐惧是促使斯巴达投入大规模战争的根本动机之一。科林斯人在前431年曾经利用斯巴达人对雅典人的焦虑和恐惧,推动斯巴达参战。十年后,科林斯人打算利用斯巴达人对阿尔戈斯的类似恐惧,再次推动斯巴达人投入战争,尽管这次科林斯人的任务更复杂也更困难。在过去,科林斯曾威胁退出斯巴达领导的联盟,改为与阿尔戈斯结盟,这是科林斯的一个有效武器。但这一次要想成功,科林斯必须让斯巴达相信,阿尔戈斯成为新盟主的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

阿尔戈斯人任命了十二名全权代表,让他们有权与除雅典和斯巴达之外的任何国家结盟。雅典或斯巴达若想加入阿尔戈斯领导的联盟,必须得到阿尔戈斯公民大会的同意。阿尔戈斯有很好的理由(既有旧理由,也有新理由)努力建立一个新的联盟体系。它与斯巴达的敌对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而且它从未放弃夺回基努利亚。因为阿尔戈斯不肯在不收回基努利亚地区的情况下与斯巴达再续和约,所以战争几乎是必然的。为了备战,阿尔戈斯人动用国库资金训练了1000名“身强力壮、家境富裕”(Diodorus 12.75.7)的青年,使他们成为战斗力极强、足以对付斯巴达方阵的精锐部队。阿尔戈斯人既有这样的手段,也有赢得伯罗奔尼撒半岛霸权的野心,因此很高兴地采纳了科林斯人的建议。

最先加入阿尔戈斯阵营的是曼丁尼亚人,因为他们有理由害怕遭到斯巴达攻击:曼丁尼亚人侵犯了多个邻国的土地,并在拉科尼亚边境建造了一座要塞。阿尔戈斯似乎是有能力保护曼丁尼亚的“老大”,于是曼丁尼亚人热情地与阿尔戈斯结盟。另一个原因是,曼丁尼亚和阿尔戈斯都是民主制国家。曼丁尼亚从斯巴达联盟叛逃到阿尔戈斯阵营,这在斯巴达的伯罗奔尼撒盟邦中引起了极大震动,它们得出的结论是曼丁尼亚人“知道的比它们多”(5.29.2),所以才会这么着急地投奔阿尔戈斯联盟。

斯巴达人得知阿尔戈斯联盟的事情之后,指责科林斯人闹出了这整场风波,并指出科林斯若与阿尔戈斯结盟,就违背了科林斯与斯巴达的盟约,还违反了科林斯接受伯罗奔尼撒联盟多数意见的承诺。斯巴达人还指出,科林斯人拒绝接受《尼基阿斯和约》的做法已经背弃了自己的誓言。科林斯的活动家们在一次会议上回应了斯巴达的这些指控。其他对斯巴达不满的盟邦也参加了此次会议。科林斯人掩饰了自己的真实目的(收复索利安姆和阿纳克托里翁),而“以不愿意背叛他们在色雷斯的盟友为借口”(5.30.2)。他们的论点大致是这样的:“我们曾向波提狄亚人和色雷斯地区的其他哈尔基季基朋友发誓。他们现在还处于雅典人的奴役之下。如果接受《尼基阿斯和约》,我们就违背了自己对神祇和英雄们发出的誓言。另外,我们曾经许下的接受伯罗奔尼撒联盟多数意见的诺言包括这样的条款:‘除非有违神祇和英雄们的意志。’要背叛哈尔基季基人,就必然违背神祇和英雄们的意志。不是我们,而是你们放弃了自己的盟友,与奴役希腊的恶人合作,从而背弃了自己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