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4/5页)

伯拉西达如此雄心勃勃,在得知停战的消息后一定很难接受,尤其是斯基奥涅被排除在斯巴达控制区之外,因为它是在停战协定签署之后才反叛雅典的。为了保护斯基奥涅免遭雅典的报复,伯拉西达故意撒谎,坚持说反叛是在停战协定签署之前发生的。斯巴达人相信了他的话,宣示了对斯基奥涅的控制。但伯拉西达的谎言被揭穿后,等待他的只有倒霉。

雅典人已经知道斯基奥涅叛乱发生在停战协定之前,于是拒绝将它交付仲裁。一怒之下,雅典人同意了克里昂的建议,即摧毁斯基奥涅,屠杀其公民。这一次,雅典人不会再三思了。安菲波利斯、阿堪苏斯、托伦涅和希腊东北部其他一些城镇的叛变令伯里克利温和的帝国主义政策进一步丧失了公信力,雅典人现在愿意试一试克里昂的恐怖威慑政策。

与此同时,伯拉西达不理睬斯巴达政府的意愿,自行其是,旨在获得胜利而非和平。在停战期间,门德城反叛雅典,伯拉西达接纳了这些反叛者。愤怒的雅典人立刻准备派兵去攻击斯基奥涅和门德这两座兴风作浪的城市,而伯拉西达出兵保护它们。不幸的是,恰恰在他需要斯巴达军队在哈尔基季基半岛快速行动的时候,柏第卡斯二世却要求斯巴达军队与他一同攻击林凯斯提斯人。因为伯拉西达的军事补给依赖于马其顿国王,所以没有办法拒绝他。

柏第卡斯二世的伊利里亚盟友的背信弃义迫使他撤退,但他与伯拉西达发生了争吵,因此两人无法合作对付雅典。马其顿人三更半夜撤走,将伯拉西达的部队留在脆弱的位置上,独自面对着强大的林凯斯提斯军队和改换阵营的伊利里亚人。但一贯机智精明的伯拉西达还是将他的部队带到了安全地带。这个事件之后,斯巴达与柏第卡斯二世的联盟就破产了。柏第卡斯二世“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在考虑如何尽快与雅典人议和及摆脱伯拉西达”(4.128.5)。

尼基阿斯远征色雷斯

尼基阿斯和尼基拉图斯负责指挥从帕列涅出发、镇压斯基奥涅与门德叛乱的雅典远征军,但不会去讨伐托伦涅,因为托伦涅反叛的时间更早;根据停战协定,托伦涅属于斯巴达。他们决定不管伯拉西达做什么,都绝不违背停战协定,因为他们真心渴望和平。但他们也急于收复斯基奥涅与门德,因为伯拉西达违背停战协定的行为激怒了雅典人。尼基阿斯及其朋友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也必须尽快收复叛乱城镇,恢复到缔结停战协定时的状态。

在伯拉西达从北方的军事行动返回之前,雅典人在波提狄亚扎营。他们发现,防守门德的是当地人、300名斯基奥涅人和700名伯罗奔尼撒人,指挥官是斯巴达将军波利达米达斯。波利达米达斯不是像伯拉西达那样头脑灵活的人,而是身处异邦时严守上级命令的、典型的斯巴达人。他正准备进攻雅典人,这时门德的一些民主派拒绝作战。波利达米达斯训斥并逮捕了一名民主派抗议者,导致门德人开始攻击伯罗奔尼撒人和门德的寡头派,然后打开城门,迎接雅典人。雅典军队冲进城,恢复了门德的民主制政府,将门德拉回雅典同盟。

伯罗奔尼撒军队逃到了斯基奧涅,使当地人坚守了整个夏季。尼基阿斯和尼基拉图斯在斯基奥涅城外建造了包围它的壁垒,然后与柏第卡斯二世结盟。这是非常有价值的策略,因为斯巴达人正打算为伯拉西达派遣援军,希望能够为和谈抢得最有利的砝码。和雅典的主和派一样,斯巴达的主和派也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他们为了使和平成为可能,不得不加剧战争程度。若是有一支斯巴达援军抵达伯拉西达那边,或许会摧毁一切和平解决问题的希望,但马其顿国王运用他在色萨利的强大影响力,迫使斯巴达人放弃了这个努力。

色萨利人尽管不准斯巴达陆军进入,但允许三位斯巴达将军北上。其中的领导人伊斯卡哥拉斯属于主和派,不是伯拉西达的朋友。他带来的两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克里阿利达斯和克利奥尼穆斯——是要来当总督的:克里阿利达斯要担任安菲波利斯总督,克利奥尼穆斯是托伦涅总督。这两人的职位是斯巴达政府任命的,完全忠于政府,因此会服从上级的命令。他们被任命为总督,也使伯拉西达对安菲波利斯、托伦涅、阿堪苏斯和他争取的其他城市的承诺(给它们自由和自治)成了笑话,损害了伯拉西达的名誉,将来不大可能有城邦叛离雅典阵营了。

春天快到了,停战期也马上要结束了,各地处于混乱之中。在色雷斯地区之外,停战仍然有效。但伯拉西达违反停战协定,雅典人满腹猜疑与愤怒,使局势无法向稳定与和平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