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4/6页)

但是,墨伽拉人不愿意让他进城。民主派知道,斯巴达人会消灭他们、恢复寡头派流亡者的统治,而流亡者的寡头派朋友们也害怕斯巴达人的抵达会引发内战,给雅典军队占领城市的机会。民主派和寡头派都确信雅典人和伯罗奔尼撒军队之间必有一战,他们都希望静观其变。

玻俄提亚人知道,如果雅典人控制了墨伽利斯,玻俄提亚与伯罗奔尼撒半岛之间的联系就被切断了,玻俄提亚人将遭到攻击。于是,他们派遣了2200名重步兵和600名骑兵去支援伯拉西达。此时雅典的重步兵不到5000人,而敌人却有6000人。雅典人没有强行与墨伽拉人交锋,而是在尼萨亚静候。伯拉西达也选择等待,因为他相信自己的阵地坚固,雅典人若是进攻必然吃亏;他的军队的存在或许能让雅典人胆怯地撤退,这样他就能不战而胜地挽救墨伽拉。果然如此,雅典人撤到了尼萨亚城墙之后,而伯拉西达返回墨伽拉,这一次墨伽拉人允许他进城。雅典人在尼萨亚留下驻防部队,主力撤回了阿提卡,算是承认了失败。在墨伽拉,民主派的叛国罪行被揭穿,他们逃离了城市。寡头派流亡者再度掌权,一心复仇。他们惩处了仍然留在城内的所有政敌,建立了一个非常狭隘的政权,政治权力被掌握在一小群人手中。从此以后,墨伽拉始终是斯巴达的忠实盟友,对雅典则更加憎恨。

雅典入侵玻俄提亚

大约8月初,雅典人向玻俄提亚发动了一次大胆而复杂的行动,与之前攻击墨伽拉有相似之处。这说明这两次进攻可能是同时谋划出来的,是同一场大规模行动的组成部分,旨在改变战争走向。墨伽拉的行动虽然失败了,但德摩斯梯尼和希波克拉底并不气馁,开始尝试实施计划的第二部分,即攻击玻俄提亚。

在玻俄提亚,好几个城镇的民主派都在私下里与雅典人密谋,好让自己的派系掌权,而德摩斯梯尼与希波克拉底很乐意与他们合作。在玻俄提亚西部,民主派准备将西弗艾(泰斯皮亚的港口)和喀罗尼亚出卖给雅典人。与此同时,在玻俄提亚东部,雅典人计划占领位于德里昂的阿波罗圣所,此地距离雅典边境很近(见地图4)。和在墨伽拉的情况一样,要想成功,需要同时发动进攻,以阻止玻俄提亚人集结大军来对付德里昂的雅典主力部队。要想让内奸成功地将西弗艾与喀罗尼亚交给雅典,保守机密就至关重要。雅典人希望同时占领上述三个地方,这也许能削弱底比斯人的决心,使玻俄提亚全境发生民主的、反底比斯的叛乱。即便不能达成这样的目标,至少雅典也能在玻俄提亚边境拥有三座要塞,可以将它们作为袭掠作战的基地和逃亡者的避难所。后一种想法是雅典人新战略的一部分,这种新战略就是在敌境建立永久性的设防基地,其在拉科尼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假以时日,这三座要塞的压力或许能迫使玻俄提亚人投降。

对德里昂发动主攻需要一支大部队,在西弗艾的登陆作战需要一支较小的部队。派遣这么多军队意味着更多士兵将面临风险,雅典人不愿意这样冒险,德摩斯梯尼则期望从希腊西北部的盟邦征募士兵。然而集结这些士兵需要一定的时间,泄露计划的风险也就更大了,毕竟这种危险是无法避免的。德摩斯梯尼带领40艘战船去了西北部,征募到了他需要的士兵,然后静候进攻西弗艾的日子。从他启程离开雅典到他抵达西弗艾,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这或许是因为玻俄提亚的民主派需要如此长的时间来准备起事。

11月初,当德摩斯梯尼的军队终于乘船进入西弗艾港时,一切都变得不对劲了。民主派反叛者当中有人向玻俄提亚人告密,玻俄提亚人派遣军队占据了喀罗尼亚和西弗艾。但是,如果雅典人的两场攻势(分别针对西弗艾和德里昂)准确地同时发动,那么希波克拉底在东方对德里昂的攻击或许能转移玻俄提亚军队的注意力。不幸的是,雅典人的行动时间没有安排好。因为德摩斯梯尼太早到达西弗艾,玻俄提亚人得以自由地集中力量对付他。德摩斯梯尼没有办法强行攻入防卫牢固的地区,于是雅典人在玻俄提亚西部的计划失败了。

在德里昂,希波克拉底拥有约7000名重步兵、10000多名外邦和盟军士兵,以及许多前来帮助建造要塞的雅典平民。雅典军队在此的目的仅仅是保护建造要塞的劳工,恫吓任何敢于侵犯的玻俄提亚军队。要塞竣工之后,只需少量士兵即可守住它。德摩斯梯尼和希波克拉底始终没有打算冒险和任何兵力与自己相当的敌军交战。

在占据这个地区之后,雅典人还占领了阿波罗神的圣所,这严重违反了希腊禁忌。这种犯禁行为是表明这场血腥而漫长的“现代”战争违背传统规则的又一典型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