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3/8页)

雅典此次海战胜利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和影响。斯巴达人意识到无法救援自己的士兵后,立即决定请求在皮洛斯休战,以商讨订立和约,并收回斯法克特里亚岛上的部队。像斯巴达这样尚武的国家居然为了收回420名士兵而愿意求和,或许令人惊讶。但这群士兵相当于斯巴达陆军的十分之一,而且其中至少180人来自斯巴达贵族世家。斯巴达奉行严格的优生政策,将身体有缺陷的婴儿杀死,在生殖力最强的岁月里将男女分开以便保证有效的生育控制,斯巴达的荣誉法则要求士兵们宁愿死也不蒙羞,而且统治阶层只在内部通婚。因此,对仅仅180名斯巴达人安全的关心不仅仅是多愁善感的姿态,而是极其务实的必要之举。

此次休战使雅典人可以继续封锁斯法克特里亚岛,但他们没有去攻击岛上的斯巴达人。雅典人还允许斯巴达人向被困在岛上的人输送粮食和饮水。作为回报,斯巴达人承诺不去攻击皮洛斯的雅典壁垒,也不秘密派船去斯法克特里亚岛,并同意交出自己的60艘战船作为抵押。1艘雅典三列桨座战船载着斯巴达使者去雅典开展和谈;休战将一直持续到使者返回,那时雅典人必须完好返还斯巴达战船。若发生任何违反这些条款的行为,休战都将终止。这给雅典人带来了极大的优势:假如和谈失败,他们可以轻易地声称斯巴达人违反了休战协定,将斯巴达船只占为己有。尽管休战协定对斯巴达十分不利,但斯巴达人没有办法拒绝它。

斯巴达的和平建议

斯巴达使者向雅典公民大会提出了自己的和平条件,承认雅典人占了上风,但提醒他们,雅典的胜利不是由于双方力量平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雅典人最好趁着局势对自己有利,赶紧议和。为了收回被困在斯法克特里亚岛上的士兵,斯巴达人提议与雅典订立攻守同盟。由于双方未曾提及任何领土变更,雅典人应当可以保留埃吉那岛和米诺亚岛,于是雅典在西北方有了一个立足点。作为交换,他们应当彻底放弃收复普拉蒂亚的企图。

雅典人似乎应当接受斯巴达的建议,因为这似乎就是战争开始时伯里克利设想的那种和平了。但事实是否如此,还很难说。伯里克利的目标大体上是心理上的,他希望让斯巴达人确信自己没有打败雅典的实力。但斯巴达人对雅典公民大会的讲话却清楚地表明,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继续相信,雅典的优势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运气随时可能发生逆转。“我们此次蒙受的不幸并非由于我们的力量不足,而是由于我们太强盛,变得狂妄自大。但我们的资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盘算失误,而任何人都可能犯下这样的错误。”(4.18.2)

雅典人一定认识到,斯巴达在收回自己的受困士兵之后随时可能再次发动战争。在前425年,雅典人知道只要斯法克特里亚岛上的士兵还在雅典手中,雅典就等于拥有了和平的保障。但正如修昔底德所说,“雅典人伸手去要更多的东西”(4.21.2),他的意思是贪婪、野心和扩张帝国的宏图在驱动着雅典人。这样的结局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雅典人完全有理由去要更多的东西,而非仅仅满足于斯巴达空口白舌的承诺(在未来的联盟中与雅典保持友好,而这样的联盟依赖于两国友好关系的维系)。即便这些提议和平的斯巴达人是真诚的,他们或许也不会永远掌权。斯巴达国内政治的风云变幻是促使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同样在前430年,斯巴达的主战派足够强大,拒绝了雅典的和平建议。局势稳定之后,主战派完全可能再一次占上风。任何理智的雅典人都会希望得到比斯巴达人的提议更稳固的保障。

不足为奇的是,反对接受斯巴达建议的派系是由克里昂领导的,他提出的替代方案是迫使被困于斯法克特里亚岛上的斯巴达人投降,并将其押至雅典,扣为人质。他还要求,斯巴达人应当交出墨伽拉的港口尼萨亚和佩加,以及特洛伊曾和阿开亚,因为这些地方不是斯巴达在战争期间从雅典手中夺走的,而是雅典“由于之前的一次不幸而缔结的协定,当时雅典人急于缔结条约”(4.21.3)而交给斯巴达的(他指的是前445年,强大的斯巴达陆军进逼阿提卡平原的时候)。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雅典人才会交还人质和同意缔结长期和平。

斯巴达使者没有直截了当地拒绝这些不受欢迎的条件,而是要求雅典人指定一个委员会,好让斯巴达使者继续与其进行私下谈判。克里昂凶暴地谴责斯巴达人心怀不轨:如果斯巴达人有诚实体面的话要说,那就在公民大会上公开发表好了。但斯巴达人肯定不能公开讨论背叛自己盟友的事情,于是他们放弃谈判,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