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7页)

雅典与斯巴达的对抗

在提洛同盟早期,雅典人似乎仍然在继续开展反对波斯人、解放全体希腊人的正义战争,而斯巴达人常常卷入伯罗奔尼撒半岛内部的战争。在希波战争之后的几十年里,提洛同盟越来越春风得意,越来越富裕强大,逐渐显露出了它的帝国主义野心。雅典和斯巴达的竞争也开始了。在希波战争结束不久之后,雅典人计划重建雅典城墙。斯巴达的一个派系表示反对,体现出了对雅典人的猜忌和怨恨,因为波斯人已经败北,雅典人修建城墙是要对付谁呢?雅典人勇敢地驳斥了斯巴达人的猜忌,斯巴达人没有正式发出抱怨,“但他们私下里很恼怒”(1.92.1)。前475年,斯巴达国内有人提议发动战争,消灭雅典的新同盟,并控制大海。在激烈辩论之后,这个提议被驳回了。但斯巴达国内始终存在敌视雅典的派系,在局势对其有利时,这个派系就夺取了政权。

前465年,雅典人攻打爱琴海北部的萨索斯岛(见地图 3),遭到顽强抵抗。斯巴达人曾秘密地向萨索斯人承诺,将入侵阿提卡,以此援助他们。修昔底德告诉我们,“斯巴达人打算兑现这个承诺”(1.101.2)。不料伯罗奔尼撒半岛发生了一次可怕的地震,随后又爆发了大规模的黑劳士起义,于是斯巴达人未能出兵。此时雅典和斯巴达在表面上仍然是盟友关系,因为它们都是前481年反对波斯的希腊联盟成员,于是雅典人前去救援遇到麻烦的斯巴达人。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做什么,斯巴达人就请他们离开(在斯巴达人的所有盟友当中,只有雅典人受到了这样的冷遇),理由是斯巴达不需要雅典帮忙。修昔底德告诉我们,斯巴达人这么做的真实动机是,“斯巴达人害怕雅典人的勇敢和革命精神,担心……如果让雅典人留下,他们或许会改变阵营……就是由于此次行动,斯巴达人和雅典人首次发生了公开的争吵”(1.102.3)。

此事确凿无误地证明,许多斯巴达人对雅典抱有猜忌和敌意。这场风波在雅典引发了一场政治革命,最终在整个希腊引发了一场外交革命。斯巴达人如此怠慢雅典人,导致雅典内部亲斯巴达的客蒙政权垮台。反对出兵伯罗奔尼撒半岛和支援斯巴达的反斯巴达派系将客蒙赶出了雅典,退出了与斯巴达的旧联盟,并与斯巴达的宿敌阿尔戈斯订立了新盟约。

起义的黑劳士遭到围攻,再也坚持不下去时,斯巴达人与其停战,允许他们离开伯罗奔尼撒半岛,条件是永远不可以再回来。雅典人“由于已经对斯巴达人非常憎恶”(1.103.3),于是将这些黑劳士全部安置在科林斯湾北岸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点——雅典不久前刚获得的纳夫帕克托斯城。

随后,斯巴达的两个盟邦科林斯和墨伽拉因为边界争端而发生了战争。前459年,墨伽拉觉得自己面临失败,而斯巴达人不肯干预,于是墨伽拉人打算脱离斯巴达联盟,转而加入雅典阵营,条件是让雅典帮忙攻打科林斯。就这样,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矛盾在希腊世界产生了新的不稳定因素。这两个霸主关系融洽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置各自的盟邦;任何一方的盟邦若是受了委屈,都无法找到别的出路。如今,两方霸主关系恶化,对自己的霸主心怀不满的国家可以寻求另外一方的支持了。

墨伽拉在雅典西面,与其接壤,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见地图4)。墨伽拉西部的港口佩加直通科林斯湾。雅典人若想进入科林斯湾而不经过佩加,就只能绕过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那样的话路途太遥远,也太危险。墨伽拉东部的港口尼萨亚位于萨龙湾岸边,敌人可以取道那里攻击雅典的港口。更重要的是,如果雅典人控制了墨伽利斯山脉隘口(若是没有一个友好的墨伽拉的帮助,这是不可能办到的),那么伯罗奔尼撒军队就很难,甚至完全没有办法入侵阿提卡。因此,与墨伽拉结盟对雅典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会让雅典卷入针对科林斯的战争,或许可能还会与斯巴达和整个伯罗奔尼撒联盟发生战争。即便如此,雅典人还是接纳了墨伽拉,“主要就是出于这个原因,科林斯开始燃起了对雅典人的极大仇恨”(1.103.4)。

尽管斯巴达人要在几年后才正式卷入冲突,但上述事件标志着现代史学家所谓的“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开始。这场战争持续了超过十五年,其间有一些停战和间歇的时期,雅典人的兵锋曾一度远至埃及和西西里岛。战争的结局是,墨伽拉从雅典同盟中叛变,重返伯罗奔尼撒联盟的怀抱,于是斯巴达国王普雷斯托阿纳克斯率领一支伯罗奔尼撒军队攻入阿提卡。决战似乎迫在眉睫,但在最后关头,斯巴达人却放弃了战斗,班师回朝。古代作家声称伯里克利贿赂了普雷斯托阿纳克斯及其谋臣,劝诱他们放弃攻击。起初,斯巴达人对军队的两位指挥官大为光火,对他们施加了严惩。但更合理的解释是,伯里克利向斯巴达人提出了后者可以接受的和平条件,因此双方无须交锋。事实上,几个月后,斯巴达人和雅典人的确缔结了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