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理解修氏所说的“great war”?(第2/3页)

其次,海军和海战的规模。据希罗多德记载,波斯海军的主力,一是腓尼基人,一是帝国统治下的希腊人;当时有三列桨战舰1207艘,其他运输及辅助舰船3000艘。[14]按亲历海战的雅典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说法,[15]波斯人参加萨拉米斯海战的舰船数,他分别提到207艘快船和其余约1000艘舰船,二者相加,正好是1207艘,与这个数字相吻合。据N. G. L. 哈蒙德的估计,海军战舰和其他船只的人员总数为40.8万。这个数字大致相当于2000余艘三列桨战舰的人员总数。希腊参战舰船为378艘。[16]两者相加,参与交战的舰船总数应该在2400艘左右。

然而,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海战分别是公元前415—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以及公元前405年的羊河(Aegospotami)决战。就前者而言,雅典两次(134艘、73艘)共出动战舰200艘左右,[17]而修昔底德告诉我们,雅典战舰此前多有损失,在叙拉古大港决战时,双方海军倾尽全力,总数也不过200艘战舰。[18]就后者而言,据色诺芬记载,羊河海战斯巴达方面的战舰在200艘左右,雅典方面180艘,参战舰船总数应该在400艘以内。[19]从波斯战争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及东地中海地区的战舰类型基本未变。因此,战舰的数量,就是海军的规模的明证。

再次,从两次战争所涉及的民族和地理范围来看,伯罗奔尼撒战争显然也要小得多。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这两位希腊古典时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分别重点记述了公元前5世纪最重大的两次历史事件;两位史家的个人经历、撰述风格和历史观都有明显差异。就他们的空间视野而言,希罗多德比修昔底德要开阔得多,前者走遍近东大地,实地考察过埃奥里斯、伊奥尼亚、腓尼基、巴比伦尼亚、埃及、利比亚、希腊各地以及黑海沿岸很多地方,最后定居西西里;而修昔底德所记述和考察的范围主要是希腊本土及爱琴诸岛(可能去过西西里)。修昔底德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主要参与者都是希腊人,即便提及其他民族如波斯人、迦太基人等,也并没有作为叙述的核心内容。而由于波斯帝国几乎征服了古代近东所有文明地区,希罗多德所叙述的是以波斯人为中心的世界各国各族,仅波斯远征军中就至少有46个民族。希腊人不过是远征军中之一支,希腊不过是波斯在征服众多地方之后,想要进一步征服的一片小小的区域。在波斯人看来,希腊诸邦不过是波斯帝国西部边陲一些弹丸小邦而已。因此,如果说希罗多德写的是一部“世界”史,那么修昔底德所写的只是一部“地区”史。

最后,再看这两次战争所持续的时间。国际学界通常认为,波斯战争开始于公元前500/前499年伊奥尼亚人叛离波斯人开始,到公元前479/前478年普拉提亚和米卡列之战,延续20年。[20]国内学者则普遍认为波斯战争一直到公元前449年所谓“卡里阿斯和约”的签订才正式结束,绵延50年。修昔底德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持续了27年;色诺芬从斯巴达人角度出发,认为有28年半。[21]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两场战争的整体规模。笔者认为,N. G. L. 哈蒙德对波斯海军的估计大致合理,对波斯陆军的估计则明显偏低。波斯帝国兴起于亚细亚大陆,其利益的根本在于陆上,因而其统治者历来重视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因此,哈蒙德认为其陆军仅相当于其海军人数的一半,很难令人信服。从波斯进军的总体战略而言,其海军是作为“配角”,配合陆军向希腊本土推进的。薛西斯出征途中,每到一地,必强征各族丁壮,扩充其军队数量。希罗多德对此有很多生动记载。[22]他估计薛西斯大军中仅来自于欧罗巴地区的就有30万人。[23]据此可以推断,波斯陆军人数绝不至于比海军还少。哈蒙德估计波斯总兵力为65万人。[24]笔者认为,薛西斯的总兵力很可能接近百万人。

以上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波斯战争的整体规模要比伯罗奔尼撒战争“宏大”得多。读者不禁要问,难道是修昔底德不了解这些基本史实吗?肯定不是。那很可能是因为刘博士对相关史料以及“great war”的理解上有问题。

修昔底德是雅典的历史学家,作为雅典贵族和统治阶级上层中一员,在其著作中偏袒雅典的例证并不鲜见。[25]对于自己祖国最终被斯巴达人击败,被迫拆毁城墙、交出舰队的屈辱,无疑也是了然在胸的。当然,他也很清楚,击败雅典的,不仅仅是斯巴达人,还有一个重要帮凶,那就是在战争后期为斯巴达提供军费的波斯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波斯的资助成为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获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当年波斯进军希腊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样是雅典人。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使得修昔底德自然对波斯人怀有刻骨之恨。而比他更了解波斯人和波斯帝国的希罗多德,恰恰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波斯人的历史功绩。这大概也是修氏对这位前辈学者的不满和批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