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战争的第二十一年。阿尔基比阿德斯应召来到萨摩斯。优波亚的暴动和“四百人”政府的倾覆。基诺塞马战役。(第3/9页)

88 阿尔基比阿德斯发现提萨佛涅斯去了阿斯蓬都斯,他自己率领13艘舰船驶往那里,他向在萨摩斯的雅典人许诺,他肯定会为他们作出一个重大贡献,因为他或者把腓尼基人的舰队带回雅典,或者无论如何要阻止该舰队与伯罗奔尼撒人联合起来。长期以来,他一直清楚,提萨佛涅斯绝对没有把腓尼基人的舰队带来的意思;他尽力想在伯罗奔尼撒人的心目中造成一个印象,认为提萨佛涅斯与他本人以及雅典人之间亲密友好,这样,可以迫使提萨佛涅斯加入他们一边。于是,阿尔基比阿德斯起锚东航,驶往法塞里斯和考努斯。[11]

89 这时,“四百人”政府派往萨摩斯的使者们回到雅典。他们转达了阿尔基比阿德斯的答复,告诉他们要宁死不屈,向敌人展示出英勇顽强的姿态,并说他对军队与他们和解以及战胜伯罗奔尼撒人抱有很大希望。此前寡头政府中的多数人已对寡头制不满,如果他们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安全保证的话,他们非常愿意退出寡头政府,阿尔基比阿德斯的答复立即极大地增强了他们退出寡头政府的决心。[2]现在,这些人组织起来,强烈抨击行政当局,他们的领导人是一些主要的将军和寡头政府中任职者,诸如哈格浓之子塞拉麦涅斯、斯基里亚斯之子阿里斯托克拉提斯和其他一些人;尽管他们属于寡头政府中最重要的成员(像他们所说,他们害怕在萨摩斯的雅典军队,最害怕阿尔基比阿德斯,他们也害怕他们派往拉栖代梦的使者在没有得到民众授权的情况下,做些有损于邦国的事情),他们没有坚持反对把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但是强烈主张“五千人”应当指定出来,使这个团体不仅仅在名义上存在而且实际上也存在;主张政府应当建立在更加公平合理的基础上。[3]但是,这只是他们的政治口号;他们中的多数人受个人野心的驱使,他们的政治活动的确造成对寡头制政府的致命打击,而民主制得以产生。因为在寡头制下,所有人都立即声称,不但不与其他人平等,甚而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其同胞的领袖和主人;而在民主制下,没有当选的侯选人更容易接受其失败,因为被平等的人击败并不能使他感到羞辱。[12][4]但是,对寡头制反叛者最明显的鼓励是阿尔基比阿德斯在萨摩斯的势力,他们自己都相信寡头制是短命的。现在,他们为谁该首先成为民众的领袖而展开竞争。

90 同时,在“四百人”政府的领导人和成员中,最敌视民主政体的人是弗利尼库斯,他在萨摩斯指挥军队期间,就与阿尔基比阿德斯发生争执;[13]阿里斯塔库斯憎恨民主制,是民主制的顽固不化的敌人;还有皮山大[14]、安提丰[15]和其他最有权势的人物。他们刚刚夺取政权,就遇到在萨摩斯的军队背叛他们,并宣称拥护民主制。他们就从寡头党人中选派使者前往拉栖代梦,[16]要求他们想尽办法商订和约,并在爱提奥尼亚修筑城墙—他们的使者从萨摩斯返回后,他们现在加快了修筑进度。他们看到,不仅是一般民众,连他们自己曾经最信任的同党,都转而反对他们。[2]他们对于雅典的局势,对于萨摩斯的局势,都同样地感到惶恐不安,于是急忙派遣安提丰、弗利尼库斯和其他十人受命前去与拉栖代梦人无条件地签订和约,不论对方提出什么条件,一律接受。

[3]同时,他们更积极地加紧修筑在爱提奥尼亚的城墙。现在,这道城墙按照塞拉麦涅斯及其支持者的看法,主要不是用于阻止在萨摩斯的军队的进入,如果他们企图强行闯入比雷埃夫斯港的话;而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能够让敌人的舰队和军队进入。[4]因为爱提奥尼亚是靠近比雷埃夫斯港入口的一个防波堤,现在所修筑城墙使之与陆地一侧已有的城墙连接起来,这样,少量士兵把守就可以控制比雷埃夫斯港的入口;靠陆地一侧的旧城墙和目前正在修筑中的延伸到海面一侧的新城墙,交会于狭窄港口入口处的两个灯塔中的一个灯塔所在地。[5]他们还把比雷埃夫斯最大的仓库以城墙围起来,使之与他们新建的城墙直接相连,以便他们自己控制这个仓库;还强迫人们把所有运进港口的谷物全都卸在那里,强迫他们把现有的谷物全都储存在那里;他们出售时,就从仓库里取出。

91 塞拉麦涅斯对于这些措施早有怨言,使者们从拉栖代梦返回,并未签订任何全面和约。这时候,他断言这道城墙可能导致城邦毁灭。[2]正在这个时候,42艘来自伯罗奔尼撒的舰船,包括一些来自罗克里斯和塔林敦的西西里人和意大利人的舰船,应优波亚人的邀请,已经停靠在拉哥尼亚的拉斯附近,准备航往优波亚。这些舰船由斯巴达人阿吉山德之子阿吉山德里达斯指挥。塞拉麦涅斯断定,这支舰队原本就不是去援助优波亚人的,而是援助正在爱提奥尼亚设防的寡头党人的,除非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否则不等雅典人明白过来,雅典城就沦陷了。[3]这种言辞并非造谣中伤,事实上遭到谴责的那些人的确有着此类计划。他们的第一个愿望是在不放弃帝国的前提下建立寡头制;如果这个愿望落空了,他们就控制舰船和城墙,保持独立;假如这个愿望也化成泡影,他们与其成为民主制恢复后的第一批牺牲品,不如下决心招请敌人来签订和约,放弃城墙和舰船,只要能够保全他们的身家性命,不惜任何代价保住对政府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