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第2/7页)

6 我们知道,克里昂从托伦涅向安菲波里斯航行,他以爱昂为基地,随后进攻安德罗斯人的殖民地斯塔吉鲁斯,没有成功,[9]转而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夺得塔索斯的殖民地加利普苏斯。[10][2]他现在派使者去见柏第卡斯,要求他按照同盟条约[11]的规定率军前来增援;他又派其他使者到色雷斯去拜谒奥多曼提亚人的国王波列斯,请他带领尽可能多的色雷斯的雇佣兵前来;他自己则按兵不动,留在爱昂,等候他们的到来。[3]伯拉西达获悉这些情况后,占领了科德里昂,从那里监视克里昂。科德里昂是阿吉斯地区的一个高地,与安菲波里斯隔河相望,视野开阔,克里昂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在其监视之下。尽管人数少于对手,伯拉西达非常希望克里昂用其现有的兵力[12]进攻安菲波里斯。[4]与此同时,伯拉西达自己也在进行战斗准备,他召集起他的1500名色雷斯雇佣兵以及所有爱多尼亚骑兵和轻盾兵。除了安菲波里斯的这些军队外,他还有1000名由米金努斯人和卡尔基狄克人组成的轻盾兵。[5]他手下的重装步兵总数约有2000人。此外,他还有一支300人的希腊骑兵。伯拉西达亲自率领其中1500人驻守科德里昂,其余部队由克里阿利达斯指挥防守安菲波里斯。

7 双方保持相安无事一段时间后,克里昂最终不得不采取行动,而这正是伯拉西达所期望的。[2]克里昂的士兵们对他按兵不动颇有微词,认为他们的指挥官懦弱无能而其对手伯拉西达却机智勇敢,这种情绪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他们在出发时就不愿跟随他。这些怨言传到克里昂那里,为避免军队在同一地点按兵不动而士气消沉,他决定拔营前进。[3]他的心态与他在派罗斯时一样,那次成功使他对自己的智慧充满信心。他绝对没有想到有人敢出来与他作战,并说,他宁愿到前线去视察阵地,他等待援军不是为了在万一被迫迎战时为取得胜利留下安全余地,而是为了能把城市包围起来,一举攻克它。[4]因此,他向前推进,把军队驻扎在安菲波里斯前面的一座坚固的山冈上,并前去视察那个因斯特里梦河而形成的沼泽地和位于色雷斯那边的城市的情况。[5]他认为可以随时不战而退,因为在城墙上没有发现敌军,也不见敌军从城门出来,城门都是紧闭着的。因此,他认为没有随身带来攻城器械是一个错误,否则他将拿下这座无人防守的城市。

8 伯拉西达一发现雅典军队在前进,就从科德里昂进入安菲波里斯城。[2]他没有冒险出城以常规布阵与雅典军队交战,是因为对自己的兵力没有信心,认为自己的兵力还不足以主动发动进攻;其劣势不是在数量上—人数大体相当—而是在作战能力上不如对手。这次参加远征的雅典军人都是血统纯正的雅典人,跟随他们的善战的列姆诺斯人和音不洛斯人也都是精选出来的。因此,伯拉西达准备用计谋智取雅典军。[3]他认为,与其把自己的军队的数量和临时拼凑起来的装备暴露在敌人面前,从而使自己取胜机会减少,不如把自己的军队和装备都掩饰起来,而让敌人相信自己完全有理由藐视对手。[4]于是,他挑选出150名重装步兵,把其余军队交给克里阿利达斯指挥,决定在雅典军队撤退前向其发动突然袭击。他认为如果雅典援军一旦开到这里,他再也没有机会攻击孤立的雅典军队了。所以,他召集全军将士,发表演讲,激发士气,部署作战计划,他说:

9 “伯罗奔尼撒人啊,我只需简要地提醒你们:我们都来自于这样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们保有自由,是由于他们的勇敢;你们是多利斯人,你们将要与伊奥尼亚人作战,他们对于被我们击败已是习以为常。我仅提此事就够了,至于其他,我就不必多说了。[2]我制定并实施的作战方案一目了然,我们大胆地用部分军队而不是全部兵力攻击敌人,这种明显使你们处于不利地位的作战部署不会削弱你们的斗志。[3]我想,敌人会轻视我们,他们没有料到有人会来攻击他们,于是他们就毫无戒备地跑到阵地上来,他们队形散乱,对我们不屑一顾。[4]但是,最成功的战士总是最善于觉察对手的错误,就像今天这种错误,并仔细推敲自己的作战方案,而不是采取人们所熟知的常规作战方式,我们要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5]出奇制胜的计谋能帮助我们的友军蒙蔽敌人,使我们在战争史上彪炳千古。[6]因此,当敌人尚无准备,只相信他们自己的时候,根据我的判断,正当敌人更多地考虑的是撤退而不是坚守阵地的时候,当敌人斗志涣散而士气低落的时候,我带领你们,在可能的条件下,冲到敌军阵营的中心地带,杀得敌人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