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争的起因。爱皮丹努斯事件。波提狄亚事件。(第2/11页)

[4]科林斯人的答复如下:如果他们从爱皮丹努斯撤走他们的舰队和异邦的军队的话,举行谈判是可能的;但是在城市仍被围攻的情况下,要提交仲裁,那是很荒谬的。[5]科基拉人又反驳说,如果科林斯人从爱皮丹努斯撤走他们的军队,那么他们也将撤走。或者,他们准备签订停战和约,让双方保持现状,直到仲裁结果宣布为止。

29 这些建议都被科林斯人拒绝了。当他们的船员配备齐全,他们的同盟者都到来时,科林斯人派遣一名传令官[11]当着全军宣布开战。[12]于是,他们派遣75艘舰船和2000名重装步兵前往爱皮丹努斯同科基拉人作战。[2]舰队由培里卡斯之子阿里斯特乌斯、卡里阿斯之子卡里克拉特斯和提曼提斯之子提曼诺尔指挥。陆军由攸里提姆斯之子阿奇提姆斯和伊萨库斯之子伊萨奇达斯指挥。

[3]当他们航行到阿纳克托里昂境内的阿克兴(位于安布拉基亚湾入口处,这里有一座阿波罗神庙)时,科基拉人派出的传令官乘轻舟而来,警告他们不要进攻科基拉人。同时,科基拉人也正在配备船员,所有的舰船都准备投入战斗;他们在旧式船的底层安置新的横梁,使之适于航海。[4]传令官回来了,没有从科林斯人那里带回和平的答复。这时,他们的船员已配备完毕,派出80艘舰船(另有40艘在爱皮丹努斯)出海迎击敌人。他们排成横队,投入战斗。结果,科基拉获得决定性胜利,[5]摧毁科林斯人的15艘舰船。同一天,围攻爱皮丹努斯的军队迫使爱皮丹努斯投降。投降的条件是,除科林斯人以外的所有异邦人[13]将被卖为奴隶;沦为俘虏的科林斯人的命运将另行决定。

30 海战结束后,科基拉人在科基拉岛的琉金米海角竖立了一块胜利纪念碑。他们把科林斯人以外的俘虏统统杀死,科林斯人则依旧被幽囚着。[2]这次海战失败后,科林斯人和他们的同盟者返航回国,科基拉人完全控制了这一海域。[14]科基拉的舰队去往科林斯的殖民地琉卡斯,蹂躏其国土;他们还焚毁了爱利斯的海港基伦尼,因为他们曾为科林斯人提供舰船和金钱。[3]在这次战役后的大部分时间内,科基拉依然掌握着制海权,派遣舰队袭掠科林斯的同盟国。最后,在夏季即将结束的时候[15],科林斯人为同盟者所遭受的灾祸所激怒,他们派出海军和陆军,在阿克兴和泰斯普洛提斯境内的奇美里昂构筑要塞,用以保护琉卡斯和其他友好的城邦。[4]科基拉人方面也在琉金米部署了一个类似的阵地。双方没有任何行动,但双方一直处于对峙状态,直到夏冬之交[16]的时候,双方的军队才各自返回本国。

31 与科基拉人的战争激怒了科林斯人。在战后整整两年中,[17]科林斯人建造舰船,倾力组建一支高效的舰队。他们以优厚的待遇[18]从伯罗奔尼撒以及希腊其他地方招募桡手。

[2]这些备战的消息引起了科基拉人的恐慌,因为他们在希腊一个盟邦也没有。他们既没有加入雅典同盟,也没有加入拉栖代梦同盟。于是他们决定投向雅典,加入雅典同盟,争取从雅典那里获得支持。

[3]当科林斯人得知这些动向后,也派出一个使团来到雅典,旨在阻止科基拉的海军和雅典海军联合起来,否则他们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向去解决与科基拉的战事。雅典召开公民大会,[19]双方代表发生辩论。科基拉人发言如下:

32 “雅典人啊!如果一个民族在过去从未对他们的邻人作出重大贡献和援助,他们站在邻人面前,正如现在我们站在你们的面前一样,要求你们作出回报,请求你们援助,那么,你们自然会要求他们满足某些先决条件。他们应当说明,首先,请求你们援助对你们是有利的,至少是无害的;其次,他们将永世感激你们。如果他们在这几点上都不能说服你们的话,对于他们出使的失败,他们一定不会感到诧异。[2]现在科基拉人相信,在请求你们援助的时候,在这几点上能够给你们满意的答复,所以他们才派我们前来。[3]非常巧合的是,我们向你们请求援助,实际上是与我们的政策自相矛盾的,在目前危急情况下也是不合乎我们的利益的。[4]我们说自相矛盾,是因为一个邦国在其整个历史上从不愿与任何一个邻邦结盟,而现在又主动请求与别国结盟。我们说对我们不利,是因为在目前我们与科林斯人的战争中,我们处于完全孤立的地位。过去我们认为不与别国结盟似乎是一种聪明的选择,因为它使我们不致被卷入由别人的选择所导致的危险之中;现在已经很清楚,这是愚蠢之举,也是我们软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