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巴尔干火药桶

1

雅尔塔会议上围绕着波兰问题的争论,只是戏剧性地渲染了欧洲所有解放国家面临的一个问题,而其中局势最为严重的一处,是巴尔干。1944年春天,俄国人有三条强大的战线出人意料地冲入了乌克兰,一周之内,征服巴尔干对于他们来说简直便如探囊取物。

这不仅让希特勒惊慌失措,同样也在丘吉尔的耳边敲响了警钟,因为丘吉尔一直认为巴尔干是战后欧洲稳定的基石。稍后,苏联发照会给英美两国,允诺不会通过武力改变罗马尼亚现存的社会体系——这是红军前进路上的第一个巴尔干国家。然而,丘吉尔却仍然认为,斯大林在秘密计划布尔什维克化整个东南欧。因此,他要求艾登就东西方之间关于巴尔干的“尖锐分歧”为内阁起草一份文件。“一般而言,”丘吉尔在给艾登的备忘录中说,“问题是,我们是否打算默许巴尔干的共产主义化?”如果不,“……一旦战况允许,我们就应该十分明确地向他们提出来。”

与此同时,丘吉尔觉得,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阻止俄国人,因此,他想与斯大林签订协议,把巴尔干分成几个势力范围——比如,让俄国控制罗马尼亚,而让英国控制希腊。困难在于,仅仅考虑一下这种“买卖”,就会在道德上冒犯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1)以及其他很多美国人。至于罗斯福,他也强烈反对让美国背上战后欧洲重建的沉重包袱,尤其是巴尔干。“在三千五百英里之外,或者更远的地方,我们不应该承担任务。”他写信给斯退丁纽斯说,“这无疑应该是英国的任务,英国人远比我们对其更感兴趣。”

他同样坦率地把这些想法清楚地告诉了丘吉尔。他发电报给丘吉尔,说自己反对将巴尔干分成几个势力范围,并提醒他,美国永远都不会使用军事力量或任何其他力量,以求在东南欧取得外交上的胜利。1944年8月底,在红军粉碎了德国与罗马尼亚的最后一道防线后,米哈伊国王(2)解散了安东内斯库(3)政府,并且要求结束对抗。一个由保守党人、社会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组成的联合政府建立了。但是,几天之后,停战协定签署了,它规定将罗马尼亚交由苏联最高统帅部直接管辖,这样,联合政府的存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大使哈里曼告诉华盛顿,这立刻让苏联得以对罗马尼亚进行治安控制,并且最终进行政治控制。国务院告诉哈里曼,他可以提出抗议。然而,这一抗议和英国方面提出的类似的抗议,对斯大林所起的作用就如石沉大海一般。几周之后,布加勒斯特(4)的西方观察家开始报道说,罗马尼亚正日益向共产主义靠拢。

保加利亚的情况是同一主题的另一变奏曲。尽管该国政府从未对俄宣战,但是,保加利亚军队却一直帮助希特勒控制巴尔干。罗马尼亚被征服之后,红军便随即推进到了保加利亚边境。保加利亚内阁迅速倒台,新内阁宣布废除与希特勒签订的允诺无条件中立的协定。但是,斯大林对此并不满足。他命令自己的部队越过边界。这是一场没有流血的征服。保加利亚人不仅热情地欢迎红军,还成立了一个代表很多党派,包括共产党在内的新的联合政府。和在罗马尼亚一样,红军取得了绝对的控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产党人的权力越来越大,这种联合同样变得形同虚设。

2

红军的下一个目标是南斯拉夫。该国反希特勒战斗的领导人是一位共产党人。世界第一的共产党人(5)讨厌他,怀疑他,而世界第一的民主党人(6)却赞赏他,认可他。对于斯大林来说,铁托是一个自我本位的暴发户;而对丘吉尔来说,他是一位发动了反希特勒的爱国战争的英勇战士。

南斯拉夫的问题和其他任何巴尔干国家的都不相同。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为创建的一个王国,由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组成。1941年3月25日,南斯拉夫政府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签订了一项条约,三国共同遵循希特勒的欧洲新秩序。愤怒的人民自发地揭竿而起,两天之后,一队空军军官逮捕了摄政王保罗亲王和他的首相,随后成立了爱国政府。第一次听说这场政变时,希特勒心中还有所怀疑。当确信这是事实之后,他命令入侵南斯拉夫。几天之后,轰炸机重击了贝尔格莱德,而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和意大利的军队则从几个方向同时发动了进攻。十二天之后,南斯拉夫举手投降,随后被胜利者们瓜分了。

此后两个月里,南斯拉夫只有一些零星的抵抗,直到希特勒对俄国发动突然袭击。这时,共产国际发电报给南斯拉夫共产党总书记约瑟普·布罗兹。电报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