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纠缠不清的结盟(第4/6页)

善变的德皇威廉又一次改变了主意,第二次德皇的枢密院会议于2月13日召开,鲁登道夫像往常一样好斗,迫切要求不仅爱沙尼亚、芬兰、乌克兰应该从俄国分割出去,而且德国应该继续东进,直到推翻布尔什维克。德皇比鲁登道夫走得更远。他建议把原属于罗曼诺夫王朝的领土分割成四个部分:被截去部分领土的俄国本土、乌克兰、西伯利亚、东南联合体。持有怀疑态度的霍夫曼、库尔曼、赫特林不仅无力抗争,甚至几乎说不出话来。

这次会议后,俄国人对德国人提出的条件感到震惊。托洛茨基无助地举起了双手,告诉德国人他绝不会同意德国的要求,他将要求列宁采取“不战、不和”的政策,这就意味着俄国不与德国继续打仗,但是也不同意德国的条件。当谈判破裂后,德军迅速组织起50个师的兵力布置在东线上。尽管德军最好的部队和装备都在法国,却在5天里前进了150英里(约240公里),俄国人感到希望渺茫。土耳其人在未受阻拦的情况下,穿越高加索山脉占领阿塞拜疆的巴库。乌克兰的首都基辅在3月1日落入德国人之手。狂怒的托洛茨基说,俄国应该再次加入协约国,重新开战。列宁害怕自己的首都彼得堡陷落,使羽翼未丰的新政权毁于一旦,将政府迁移到莫斯科,并表示不同意重新开战。

3月3日,托洛茨基没有参加的俄国代表团签署了历史上最具惩罚性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平协议。俄国放弃(不是直接给德国,而是德国建立的愧儡政权)库尔兰、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利沃尼亚、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按照协议要求,俄国损失了5500万人口,这相当于原帝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数十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俄国还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铁路和农田,一半的工业,四分之三的铁矿,十分之一的煤矿。俄国人同意将剩下的士兵都复员。

俄国代表团把这份协议视为一个可恶的笑话。代表团团长拒绝阅读他需要签署的协议文本,认为其内容毫无意义。无论谁统治俄国,都不会接受这样的协议,因为这是高压政治的产物,毫无合法性。这个协议完全与俾斯麦的做法背道而驰,俾斯麦曾在19世纪打败奥匈帝国,但不夺取任何领土,为的是不使已经被羞辱的敌人产生更多的怨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协议绝对不可能给俄国和德国之间带来和解,两国绝对没有真正的和平。

即使从短期看,协议给德国带来的不幸甚至要大于给俄国人的。布尔什维克放弃一些领土,但是这些领土是他们无力把守的。德国人则获得巨大的债务。德国在西线的战事需要尽可能多的人、枪、火车,然而,德国为了统治这些摇摇欲坠的、难以管理的、注定有凶险结局的新东方领土,需要至少150万军队。德国必须派遣军队去征服芬兰、罗马尼亚、敖德萨、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德国在这些遥远的地区的胜负与大战的胜负毫无关系。在乌克兰一处就吸收了40万德国士兵和25万奥匈士兵。收获是什么?什么收获都没有。乌克兰本来应该是饥饿的轴心国人口的粮库,但是,派遣去占领乌克兰的军队每天要消耗30辆铁轨货车厢的粮食。从乌克兰运输出来的谷物最终到达德国和奥地利时,其数量只有期待的十分之一。那里的局势持续恶化,其中有德国自身的问题,也包括原主权国俄国爆发的动乱。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协议也对德国的主要对手产生影响,这从另一个方面给这个协议投下阴影。如果德国不被彻底打败,德国就会像对待俄国那样以极其残酷的方式对待其他国家,这是给其他国家的一个严厉教训。那些诸如劳合·乔治、克里孟梭等最想决战到底的领袖,宣布事实证明了他们的正确。西线对峙双方的和谈派都失去了影响力。

能让鲁登道夫担忧的事情并不多。他觉得已经取得了一次彻底的大胜利,这次胜利是一次改变历史的胜利,胜利的满足感使他感到一种像冬天晒太阳般的愉快。他在西线正在集结一支力量惊人的军队——有191个师的兵力,大约350万人——这支军队已经接受了新进攻战术的培训,渴望上战场。

他计划在几天后将举起手中的大铁锤,发动大战历史上一系列最沉重的打击,希望就此打倒敌人。如果他能赢得最后胜利,德国将是东方和西方的主人。

背景:阿拉伯的劳伦斯

大约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场截然不同的战争正在西奈沙漠的边缘展开,战场在苏伊士的东面、巴勒斯坦的西面,交战双方是英国和土耳其(但实际上是阿拉伯人上战场牺牲)。即使这场战争在最激烈的时候,它的规模与欧洲的战事相比,都应该算是一场小型战争。如果从合适的距离观察这次战场,它似乎给人一种奇妙的异国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