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没有枪炮的战争(第6/8页)

时间有的时候是一个不幸的因素。欧亨尼奥·巴切利(Eugenio Pacelli)阁下带着罗马教皇本笃十五世(Pope Benedict XV)的建议访问首相,本笃十五世希望通过调停结束战争。欧亨尼奥·巴切利阁下后来成为未来的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巴切利向首相解释,第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举动是柏林必须公开宣布对待比利时的态度。梵蒂冈和其他所有人都清楚,除非德国显示出恢复比利时战前状态的意愿,否则根本没有和平可谈。傲慢的德皇曾一直坚持为保证德国的安全必须吞并一部分比利时国土,他此时也开始认识到这个目标不现实。贝特曼的回应鼓舞人心,他告诉巴切利(自然没有与军方商量),德国可以给予比利时自治待遇,如果英国和法国也采取同样的态度。他甚至谈及以双方都满意的方式解决阿尔萨斯和洛林问题。德国议会中的多数派越来越表现出自由倾向,如果他们有机会,肯定会支持贝特曼。但是,贝特曼辞职后,这个机会消失了。罗马教皇的建议无果而终。

寻找新首相的工作很困难(不同的派别提出他们的候选人,这些候选人又一个接着一个地被拒绝),最后首相的人选定为一个身份卑微的官僚格奥尔格·米凯利斯(Georg Michaelis)。这件事反映了德国政治衰落的程度,德皇威廉不仅没有见过米凯利斯,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米凯利斯这个人不仅缺乏经验、判断力,而且也缺乏人格的力量,鲁登道夫本想讨好他,最后也对他感到失望。鲁登道夫是一个复杂、性格矛盾的人,尽管他总是想按自己的意思办事,但是实际上并不想成为独裁者(他嘲笑提议他做首相)。他发现自己需要负责所有的事,但是没有一个能负责的人能帮助他照顾政治和外交方面的事务。他和他的代理(包括倒霉的米凯利斯)从来就没能将德国议会置于控制之下,这点几乎不值得一谈。德国议会大多数成员在7月19日通过一个激怒保守派的决议。“议会努力使人民获得相互理解的和平、长久的和解,”决议声称,“用武力夺取土地与这样的和平相矛盾,利用政治、经济、财政手段进行压迫也与这样的和平相矛盾。”德国政府内部实际上也在打仗。

法国的情况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三共和国永远在跟自己打仗。大战前就是如此,比如,如果不是因为妻子的原因,具有和平主义倾向的卡约就能成为总理。后来,一届跟着一届政府垮台,有一届政府只掌管法国一天的时间。但是,在这些表面混乱的背后,法国的政治机器能产生一致的政治、军事、外交决策,法国这部机器一直正常运转。霞飞之后,法国政府重新获得控制军事战略的权威。法国政府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是法军高层领导人中出现共和派和天主教派的隔阂,天主教派的人从来不被信任,比如福煦,于是,法军没能成为一个足够团结一致的政治力量。

1917年夏天的法国,最需要一个能有效运转国家的总理,他应该像英国的劳合·乔治那样有意志力、有政治手腕。他应该是法国的主人。

法国在黑暗中等待这样的总理已经许久了,这位总理即将出现。

背景:老虎出山

乔治·克里孟梭(Georges Clemenceau)是法国政治圈和新闻圈内的杰出人物,他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人,喜欢制造麻烦,具有破坏性,人们恨他、怕他、崇拜他。他在1917年之前的半个世纪里一直如此。自1914年大战爆发以来,法国政府已经换了四届,这四届政府都把他排除在外(这是克里孟梭感到最幸福的地方,他总是让体制内的人感到局促不安),但他代表社会的一股势力。

如今,轮到克里孟梭上场了。法国此时陷入疲惫和困惑之中,非常渴望有新的领袖。许多尝试领导法国的人都失败了,如今只剩下克里孟梭了。人们亲切地称他是“老虎”。老虎自大战以来一直对总统普恩加来进行打击,普恩加来对老虎充满了疑虑,但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他只能不去计较老虎的恶毒,请老虎出面组织起一届新政府。克里孟梭在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拒绝政府的邀请成为政府的一员,此时却立即接受了普恩加来的邀情。此后,一切都发生改变,法国找到了自己的劳合·乔治。

克里孟梭在1917年时已经76岁了,也就是说他在普法战争时是30岁,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然像火山一样充满了能量。他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进行两个半小时的写作和阅读,接着与健美操教练一起锻炼半小时,然后去自己的办公室。在大战期间,他一直是法国参议院的议员。由于他参与参议院的军事和外交委员会的工作,所以他知道法国管理战争的方式和各种幕后交易,他利用自己的报纸批评现状。大战开始的时候,他报纸的名字叫《自由人》。大战才持续两个月,当时的法国政府便被他犀利的批评所伤害,命令他的报纸停业。一天后,他推出一份替代报纸,名字叫《镣铐禁锢的人》,这份报纸也被禁止发行。报纸再次发行后,他变得较慎重了一些,但是照旧充满批评精神。他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提出尖锐的质疑。他曾说:“讲真话是危险,不讲话也是危险,我在内心痛苦地平衡着这两者。”他的文章鞭挞维维安尼政府、白里安政府、里博政府、潘勒维政府。他的文章也嘲笑将军们。克里孟梭不比劳合·乔治更顺从军事专家们的特殊专长。他只欣赏两个人,福煦和贝当,但不顺从他们。法国兵喜欢他的报纸,他的报纸在军队中每期能卖10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