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旋涡(第6/8页)

6月23日,早晨5点钟,德军步兵发动进攻,突破了法军的中心防线。贝当获得这个消息后,觉得数百门大炮有可能落入德军之手,他决定放弃默兹河东岸。法军开始在凡尔登的街头挖战壕、设路障。

但是,德军的代价也是惨重的,由于攻击面较窄,两侧都受到法军炮火的大力杀伤,天上有空中扫射。德军前锋部队离凡尔登前面最后一道山梁的顶点只有1200码(约1100米),但是他们再也无法前进一步。像这样恐怖的战斗持续了两天后,德军不得不放弃。失败的原因就是缺少兵力。几天前,像雪片一样的电报涌向法金汉,详细报告东南战场的紧迫局面,法金汉别无选择,从凡尔登抽调军队乘火车去加利西亚。也许,只要法金汉多留一个师的兵力投入攻击苏维堡垒的战斗,结局将大不相同。布鲁西洛夫的战绩之一,就是拿走了法金汉手中的最后一个师。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法军几乎没有能力坚守阵地。在最危急的时刻,霞飞把为索姆河战役留存的4个师派往凡尔登,这个决定反映了他对局势的判断。各个战场都充满了恐慌,部队调动就像疯狂一般。康拉德曾命令将意大利战场的8个师的兵力调往加利西亚。法国总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亲自跑到黑格的总部,乞求他立刻发动索姆河战役。不知道他使用什么样的有说服力的乞求,黑格下午就开始炮轰德军阵地。当贝当电话告诉霞飞他正从默兹河东岸撤出大炮时,霞飞告诉贝当索姆河战役立刻开始,命令他不许后退。贝当服从了命令,但是霞飞不知道以多么神奇的速度拿走了压在贝当身上的压力。

即使法国人失去凡尔登,法国人付出的代价也并不高;即使德国人夺取了凡尔登,德国人也没有赢得多少。凡尔登是一条死路。法金汉继续转移部队和大炮去东线。

对法国人来说,凡尔登战役这场噩梦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是,另一场截然不同的噩梦刚开始,那就是索姆河战役。

背景:德国的犹太人

德国犹太人有漫长的历史,但当大战进行到一半时发生了巨变。德国犹太人在1916年之前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不懈追求的历史:他们希望被德国人接受;希望能融入德国社会;希望官方和民间能承认犹太人是像基督徒一样的好公民,从而获得公平的待遇。1916年之后,许多犹太人放弃了这样的希望。

在大战中,有10万德国犹太人参军。但是,大战给德国犹太人带来的变化,远不及德国政府改变对待犹太军人态度带来的变化大。具体说,德国战争部在10月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每个军队单位有多少犹太人,有多少犹太人被征召,有多少犹太人退伍,有多少犹太人不合格。

这次人口普查,使犹太人社会感到震惊。所有的犹太人都在问:为什么?大战开始时,许多犹太自愿者在积极报名参军,有钱的犹太人买下了数百万马克的国债,犹太工业家和科学家为提高德国的战争实力做出巨大贡献。为什么挑选犹太人进行调查?许多犹太人的回答是:犹太人对德国的忠诚毫无价值,希望德国人给予信任是愚蠢的。

我们可以说,德国在大战开始的时候充满了反犹太主义文化。但是,这种说法解释不了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区别。那时整个西方世界充满了反犹太主义,几乎所有社会阶层都抱有一个公开的偏见:犹太人与众不同,犹太人给社会带来问题。德国并不是反犹太主义最盛行的国家。俄国最盛行反犹太主义,俄国禁止犹太人成为国民,把犹太人视为安全威胁,在大战开始后给予犹太人不公道的待遇。法国对待犹太人比俄国稍好一些。相比之下,英国是宽容犹太人的模范。但是,总体上看,各国都歧视犹太人,只是歧视程度有所不同。在大战期间,几乎所有国家都发生了针对犹太人的暴行。

德国政府的虚伪导致德国犹太人的情况特别复杂。早在1812年,拿破仑战争的高潮期,普鲁士国王就颁布解放法令,给予犹太人公民待遇。这个法令在比较小的范围里获得实施。犹太人不允许担任军官,不允许担任政府官员,不允许担任法官。德国人有一个理由,基督国家的基督公民不应该接受犹太人的命令。

1869年,处于统一战争期间的德国颁布一项法律,规定政府任命与宗教无关。表明上看,这个法律意味着,犹太人能从事任何职业,合格的犹太人能参军。实际上,这个法律毫无效力。无论犹太人申请什么职位,总有理由选择别人。德意志帝国成立后,犹太人的状况更差,排斥犹太人成为非官方的政策。

普鲁士的犹太问题最具典型意义,因为容克贵族认为国家是他们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容克,他肯定是一个局外人。在19世纪最后10年中,柏林发生许多迫害运动,占德国人口三分之一的天主教徒受到迫害,追求民主的社会民主党人受到迫害,波兰人受到迫害。毫无疑问,普鲁士也迫害犹太人。所有这些社会人群被有计划地排除在外。一个上进的年轻人,就因为他有一个社会民主党人的亲戚,他几乎就不可能有任何获得提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