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第3/9页)
33.有一次,马尔库斯·加图已经在敌方岸边拖延了好些天,最后终于在发出3次出发信号后起航离开。不过,这个时候,有一个掉队的士兵从岸上大声叫喊,打手势请求让他登船。加图下令舰队掉转方向,又回到岸边,将此人逮起来并处死。他认为,与其让敌人将这个人杀掉,还不如由他亲自下令将其处死,以儆效尤。(公元前471年)
34.倘若有人在战场上丢失阵地,阿庇乌斯·克劳狄乌斯就会采取抽签的办法将每第10名中签者挑出来杀死。
35.有两个军团面对敌人败退下来,执政官费边·鲁卢斯采取抽签的办法挑出一些人来斩首示众。
36.阿奎柳斯从阵地被敌人攻破的每个百人队中抽出3人斩首。
37.发现敌人将自己的筑垒线焚毁时,马尔库斯·安东尼不但抽杀了驻守于这些筑垒线内的两个大队的十分之一的士兵,而且惩处了每个百人队队长。此外,他还遣散了指挥官,让他们蒙受耻辱,并对军团的其他人改行大麦供应制。(公元前36年)
38.在没有得到上级指令的情况下,军团劫掠了雷吉翁城,最终受到惩治:4000人遭监禁和被处死。此外,元老院还发布公告:倘若有人埋葬死者或为其哀悼,则以违反军纪论处。
39.由于骑兵头领费边·鲁卢斯抗命参加战斗,独裁官卢奇乌斯·帕皮留斯·库尔索尔要惩罚他,虽然这次战斗取得了胜利,但是库尔索尔还是要治他死罪。不管士兵们尽了多大努力,提出多次请求,库尔索尔始终不肯放弃要惩治鲁卢斯的决心。后来,鲁卢斯逃往罗马,但是他仍在被追踪,就算鲁卢斯的父亲跪求库尔索尔,元老院和民众联合起来请求库尔索尔宽大处理,但是鲁卢斯都未能摆脱掉被处死的威胁。(公元前325年)
40.曼柳斯(此人后来得了一个“专横者”的雅号)惩治了他的亲生子,他当着全军将士的面砍了儿子的头,虽然儿子凯旋,但是他儿子去与敌人作战却是违反父亲的旨意的。(公元前340年)
41.当军队准备为小曼柳斯去反叛他的父亲时,他说:“为了我而破坏纪律是不值得的。”他就这样说服了他的同事让他去接受惩处。(公元前340年)
42.昆图斯·费边·马克西穆斯用砍掉右手的办法惩治违纪者。(公元前142年—公元前140年)
43.在都拉基乌姆附近跟达达尼人作战时,执政官盖犹斯·库里奥的5个军团中有一个军团叛变,他们拒绝作战,并声称不再听从平庸的指挥官。对此,库里奥命令4个军团全副武装起来,并告诉他们,一旦发生战事,便应各自持械占领自己的位置。随后,他给反叛的那个军团下达命令:全军徒手挺进,成员必须光着身子去劳动,并在武装卫队的监督下割稻草。次日,在同样的情况下,他又强迫他们光着身子去挖沟。不管这个军团如何恳求也无法使执政官更改他撤掉他们的军旗、除去他们军团名字的决心。最终他还把这个军团的成员分散补充到其他军团去了。(公元前75年)
44.在昆图斯·福尔维乌斯和阿庇乌斯·克劳狄乌斯任执政官期间,坎尼之战后被元老院流放到西西里去的士兵提出要求:希望执政官马尔切卢斯带领他们去征战。马尔切卢斯和元老院协商,元老院认为:他们无法将民众的幸福托付给那些已经被证明为不可信赖的人。但是,他们没有将话说死,而是授权马尔切卢斯酌情处置,条件是不能减轻任何士兵的劳作,不能嘉奖和赠送礼品给他们,只要国土上还有迦太基人,他们便不得返回意大利。(公元前212年)
45.前执政官马尔库斯·萨利纳托曾因在士兵中分配战利品不公受到民众控告。(公元前218年)
46.执政官昆图斯·佩蒂柳斯在作战中被利古里亚人杀害。元老院颁布决定称,执政官被杀害时所在的那个军团是“不合格”军团,并决定扣发整个军团一年的工资,缩减其薪饷。(公元前176年)
纪律的作用
1.内战时期,布鲁图和卡修斯的部队一起在马其顿行军。据说,布鲁图的队伍率先抵近一条河边,然而该地没有桥,必须在那里搭一座桥。但是,卡修斯的部队不管是在架桥还是实施渡河方面都赶在了前头。卡修斯的部队就靠严格的纪律,不但在构筑工事方面,而且在总的作战方面都比布鲁图的队伍优秀。(公元前42年)
2.盖犹斯·马略有机会统率两支军队中的一支,一支是卢蒂柳斯的队伍,另一支是梅特卢斯的队伍。虽然卢蒂柳斯的部队人数少但纪律严明,马略还是选定了卢蒂柳斯的队伍。(公元前104年)
3.多米蒂乌斯·科尔布洛只有两个军团以及少量的辅助部队,但是因为他整肃了军纪,终于顶住了安息人的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