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为政之难(第2/2页)

“我想带几个队员去!”

“不,绝对不行!”

“可是,我一个人,拖不动……”

“只能一个人,这是毛泽东亲自过问的事,一点风声都不能透!”

当弟弟不很情愿地向外走时,哥哥又叫住了他:“你顺路把二先生找来,就说我有急事找他!”

二先生原是竹沟村的小学教员,老了,在村苏维埃当文书。虽然守旧,但文笔流畅,颇有才情,王虎林还是留用了他。

第二天下午,毛泽东在何屋收到王虎林的一份报告:

毛泽东主席:

昨日所教,胥遵上命:凡中农利益,不损毫分。过去错误,当即改正。临夜偕反水分子宋雨来归村,行至中途,路边林中忽有呼啸声起,宋雨来一变谦恭之貌、温顺之态,猛然对职扑击,凶如虎豹,恶如狼豺,将职推入沟中,继而举石砸职头部,幸职预有所备,未被击中,迅即逃回。

窃谓:宋雨来系反水分子头目,对苏维埃积恨极深,决难悔悟。昨日之表现,实为被俘后之伪装。

职疏于戒备,看守不严,逃此反水分子,愧愤奚似?请求处分,以赎渎职之过。并望政府,派队殄除此祸,以平民愤,以安地方。书以至诚,伏乞明察。

专此

报呈

竹沟村苏维埃主席

王虎林

毛泽东面对这个报告愣了很久。

“宋雨来怎么会跑了?他竟然骗了我?他还有没有说出来的问题!火烧麦田的确太过分了,但他……王虎林是靠不住的,这是个假报告!那么,宋雨来总会来见我的……”

三天过去了,宋雨来没有来。

毛泽东派人去竹沟调查此事,但村民对此几乎一无所知。王虎林又重述了宋雨来逃走的经过,还带调查者去看逃走的地方(当然他怕万一露出什么马脚,未敢带到真正的凶杀发生地)。在这块地方除了踏倒的草丛外,什么也看不出来,因为路边到处都有踏倒的草丛。

调查者以精确的调查记录,证明了王虎林所说一切是真实的!

毛泽东看着写来的调查报告,批示如下:

“古云: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所以为泰;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不可不察也。”

毛泽东自以为是十分清醒的。可宋雨来之死,已是千古之谜。

“君子可以欺其方”,只要说得合情合理,就会使人相信。悲剧在于自以为是洞察一切,其实是上当受骗,所以冤案难免,失误难免。


[1]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公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再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致将益深。”再居十日,扁鹊望桓侯状扭头就走,桓侯使人迫而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居五开,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桓侯遂死。

[2] 此句为唐张旭《清溪泛舟》中“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顺口演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