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回顾与展望(第2/4页)

18世纪殖民扩张停顿的同时,各国将精力投入到了创建庞大的现代常备陆军这一方面。这种陆军在19世纪初开始出现,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到19世纪末已是十分成熟和强大,在规模、预备力量、组织训练及装备各方面均有体现。这些庞大的陆军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经济方面而言,生产力下降了,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提升的速度减慢了,种种弊病和问题一直围绕在我们的身边。照这样说来,难道庞大的陆军就没有给人们带来一点好处?想一想大学里的军事训练吧,它能让人学会积极的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会守纪、服从和尊敬他人,这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现在,很少发生战争,更多的是一时的过火行为,这种行为不会有多大的杀伤力,而且很容易过去。另外,尚武精神在大部分人身上有所体现,教导人们只能为正义而战。现在,军事力量是为国家服务的,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为统治者服务。

在预测未来时,我是以我们时代的特征为依据。法国革命的前10年,政治殖民化处于停滞时期;接下的25年,欧洲国家间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之后进入了和平时期,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19世纪末期,政治殖民化再次崭露头角。在上述变化发生的同时,庞大的常备陆军力量也发展形成了。另一方面,西方人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把它划入了自己的利益范围,但它自身的活力依然存在。这种力量尽管没有很好的组织,但它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在印度,虽然不可能再次发生兵变,但有迹象表明当地民众的政治意识正在逐渐觉醒,他们不满于现状,强烈希望印度能够独立。

对于中国我了解得较少,但是许多的观察者都认为中国人的潜力是无穷的,现在这股力量体现在对于传统方面的执著。中国人的保守主要是因为不了解外面世界的发展变化,也与这个民族的忍耐力、坚定的目标、牢固的组成单位有关。中国在几年前的中日战争中一败涂地,惨败程度虽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并没有改变一个事实:中国拥有最好的资源,虽然利用的很少;中国的人口众多,而且还在迅速增长。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目前的发展是缓慢的,但是中国一旦变革成功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仅仅凭借上述的特点来概括一个世纪的变化趋势,并作为展望未来的参考因素,似乎不太妥当。不过,有一点倒是相当清楚,由于与这些因素有关的未来还十分遥远,因此,人们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考虑它们。另外,其中一些作为当今时代标志的因素还引起自封为“经济学派”的政治思想派的抱怨、批判和指责。这一派别在19世纪中叶发展成熟起来,它的思想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都没有在美国产生的影响大。这大概是因为美国临近的国家力量对它没有任何威胁,军事建设对于我国来说不是刻不容缓;也因为美国具有丰富的资源,我们没有想过向外部拓展。当欧洲国家把目光转向海外时,我们却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国内的发展上,我国充足的自然资源加强了这种趋势。和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的幅员更为辽阔,而且资源多、人口少,因此,尽管我国有大量的移民,我们仍把注意力放在国内。不过,我们把自己孤立起来的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好好考虑。

我们应该明白,只关注国内的经济发展,以此为借口不发展军事力量,也不与外界沟通交流,这绝对不利于长远的发展。就我们今天的政策而言,我们还不如100年前的前辈看得全面。后者没有受到经济学派令人窒息的观点的影响,那时这一派别的观点还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在今天却依然存在,因为在青年时代受它影响的人们还未退出历史舞台。每一代人的思想都被前一代人所驾驭,这样,国家的连续性就会非常紧密。可是,这种情况使人看不清现在的发展要求,因为统治者的观点是过去年代的,而且依据它来行事。

这种观点主宰了内战以后的美国。就战争结果而言,它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它将我国人民的目光集中在了国内冲突上。一方被独立的愿望激励,另一方为了保持传统而战。但是,这场战争的领导人却属于过去的年代。如今这些人正在慢慢隐退,新的一代人逐渐填补了他们的空缺。那么,新人在接受他们的政治方针的同时是否应该注意一下外部世界的变化呢?是否应该修正自己的政策呢?

对此,笔者作为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的一分子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我认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入口,在这个时代中我们会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将决定整个世界的发展并支配其未来?目前,基督教的任务是吸收古老的东方文明并将它融入自己的文化中,这是它必须履行的义务,否则自己就会灭亡。在19世纪,我们用了100年的时间,把我们的文明强加在那些古老的东方文明上。今时今日,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的每个地方都有躁动,它们慢慢从沉睡中苏醒。虽然这种苏醒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却是真实存在的;虽然还没有什么条理,但足以使人意识到,西方文明有可能加快他们的经济发展和物质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