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政府特征(第3/12页)

在拉丁美洲,仅仅英国人享有贸易上的特权,这样一来西班牙的处境就更加悲惨了。接着一个庞大而毫不掩饰的走私系统利用了英国的海上特权,西班牙终于被激怒了,并采取了军事行动进行镇压,英格兰的主和分子和主战分子为了英格兰的海上霸权和英格兰的荣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双方互不让步。尽管英格兰的政策是坚持不懈地扩大和发展自己在海洋上的统治力量,但整个欧洲似乎对英格兰海上实力增长而带来的危险充耳不闻。多年以前,西班牙由于自负而遭受到的致命打击早被别人淡忘掉了;由路易十四个人的野心挑起的昂贵而代价惨重的战争也在人们心中荡然无存。在众多欧洲政治家的心目中,这里正在稳定地、不可逆转地成长起以侵略和压制对手为目的的第三种政治力量。尽管它并非那么残酷血腥,但相对于其他政治因素而言,这种力量取得的成果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是海权。

海权的斗争远没有其他政治斗争激烈,它一直表现得很安静,所以一直不为人所关注,虽然在表面上它已偶露峥嵘。在本书主题选择的全部历史时期内,英国并没有建立起对海洋的支配地位,这无疑是决定最终各种军事问题的主要因素。然而,截至目前,特别是《乌得勒支和约》签订之后,这一影响力就被预见到了。在此后的12年里,由于法国政权的更替,法国同英国一起对付西班牙。当1762年夫勒里以路易十五教师的身份代波旁公出任首相时,这一对外政策虽然有所改变,但法国的海上力量依旧没有受到重视,给予英国唯一的打击的,是1736年波旁王太子登上了两西西里的王位。众所周知,波旁王朝正是英格兰天生的死对头。

在1739年英国同西班牙交战时,英国的海上舰队数量已经超过了西班牙跟法国的联合舰队。在其后长达20余年的战争中,这种数量上的差距也在一点点扩大。在战争期间,英国人仅凭直觉就建立起了庞大的殖民地和强大的舰队,在此基础上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在欧洲的各种事务中,英国的财富跟它的海上霸权在这一时期内是最引人注目的。在马博罗战争之前的半个世纪,英国就开始了广泛的对外援助。特别是在拿破仑战争中,这一制度对英国的盟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敢想象,一旦离开了英国的援助,这些盟国是否能够依旧保持战斗力。作为这样的一个政府:一方面能够无私地用金钱帮助软弱不堪的同盟国,一方面又把它的敌人赶向更远处,远离自己的殖民地,所以说英国在欧洲政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土地资源狭小,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其崛起完全是依赖于大洋。英国政府在战争中所奉行的政策在皮特⑧的演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皮特是那一时期的重要代表,尽管在那一时期,他并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皮特对他的政敌缔结的1763年合约强烈谴责,他说:“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法国将是我们唯一的夙敌。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对我们有所帮助呢?唯一致命的打击就是摧毁它的海上贸易,可是我们却给了它重新崛起的机会。”话虽如此,英国在战争中的收益依然非常丰厚,它在印度取得了统治地位,在北美控制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领域。这些都表明,英国政府在推行这一系列政策时,继承了它的传统势力,并坚持不懈地加以遵循。

从海权的观点来看,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确实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正是由于这一错误,英国才被卷入了战争。抛开政治和宪法不说,把美国独立战争看成一场纯军事和纯海军的问题,情况是这样的:北美殖民地远离英格兰,并日渐发展成了规模空前的群体。只要这些殖民地依旧属于英国,就应忠于自己的祖国,它就会成为英国在世界另一端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但结果恰恰相反,这些殖民地人口数量过于庞大,与英国本土又相距太远,如果有某个强大的国家愿意帮助这片殖民地的话,英国将无计可施。但这只是“如果”存在可能,因为法国和西班牙都遭受过英国的凌辱,它们无时无刻不想着寻机报复。众所周知,法国正在悄然而又迅速地扩建海军。如果美洲的殖民地只是13个岛屿的话,以英国的海上力量会游刃有余地解决掉这个问题。然而美洲各地相互之间的猜忌只是狭隘的、地域性的,一旦共同的敌人出现,它们将完全消除这种猜忌。英国人大费周折地想要加入这场冲突,以它的武力控制这片如此辽阔、拥有无数反对者的土地,并且这片土地距离自己的本土又如此遥远,这就注定要重蹈当年法国与西班牙在七年战争中的覆辙。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战争中美洲人民不是支持英格兰,而是反对它。7年的战争是英国一个沉重的包袱,一个明智的政府应该知道,自己的国家已经不能承受新的负担了,而且完全有必要安抚美洲居民来赢得支持。但当时的英国政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智,其结果是大部分的海上力量葬身鱼腹。当然,这种错误决策并不是有意的,而是积累多年的狂傲自大造成的,并不是自身条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