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六 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第7/7页)
2.从国际上说。华盛顿会议实为日本独步东亚的时代,因为这时世界公认日本为一等强国,而且是东亚的重心。所以《九国公约》中,日本对于中国有保全领土主权与机会均等的种种条款。在中国人民看来,这是精神上一种耻辱,而在日本却是一种荣誉的义务。但日本看这种荣誉的义务,反以为是耻辱的压迫。譬如吃饭,人家请他坐首席,他不愿,偏要一人独占一张桌子,定要叫人家走开。因为日本有这种无限制的野心,引动了世界的疑惧。俄国在远东本无兵力,但在“满洲事变”后已经增加了几十万的常备军。美国得了五、五、三比率后[10],本来建造足额,现在却三度扩充海军,英国新嘉军港只是纸上计划,现在却正式完成。日本在极小一些空地中常能布置出十全的庭园山石。这个想象力本很大的日本民族,悲剧性地自造了一个国难,以为悲壮的享乐本是一个理想的阴影,现在竟变成了事实的魔鬼。日本的噩运,实在是爱国志士造成的啊!
十二、结论:物与人
许多大政治家、大军人脑筋里装着无数物质的数字,油多少、煤多少、铁多少,乃至船多少吨,炮多少门,却忘记了一件根本大事。
纵使文明病为现代一般国家所共有,但是日本没有经过像德国那样的饥饿,法国那样的女人避孕。
夸称日本文明者当然说它教育制度如何完备,国民学校如何发达;可是这教育势力下所养成的学生,其兵役不及格的程度,占各职业中之最高度。1935年全国受验壮丁六十三万两千八百八十人中,不合格的百分率占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不论乡村、都会、工业区与农业区,一律的不行。
缺乏内省能力的日本国民呵!身长是加增了,体重是仍旧,这是一个怎样严重的象征?向外发展超越了自然的限度,必定要栽一大筋斗!
白种人中一两个穷小子受银行的老板的气,不得已跟着这位挥霍无度、内在空虚的大阔少想出风头,一定会上当会倒霉!
这本书的故事
在去年11月11日那天下午,我在柏林近郊“绿林”中散步,心里胡思乱想,又是习惯不适于新环境——看手表不过五点,但忘记了柏林冬天的早黑——结果迷失了道路,走了两点多钟,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免有点心慌。但是远远地望见了一个灯,好好向着那灯光走,找人家问路。哪知道灯光却在一小湖对面,又沿湖绕了一大圈,才到目的地,黑夜敲门(实在不过八点半)居然出来了一位老者,他的头发如银之白,他的两颊如婴之红,简直像仙人一般。他告诉我怎样走,哪样转弯,我那时仍旧弄不清楚。忽然心机一转,问他有电话没有,他说:“有。”我说那费心打电话叫一部车子来吧,他说那么请客厅坐一坐等车,一进客厅就看见他许多中国、日本的陈设,我同他就谈起东方事情来。哪知道这位红颜白发的仙人,他的东方知识比我更来得高明,凡我所知道的,他没有不知道的。他所知道的我却不能像他那样深刻。比方说“日本人不知道中国文化”等类,他还有《日本古事记研究》一稿,我看了竟是茫无头绪。我十二分佩服他。从此,就订了极深切的交情。这本书是我从他笔记中间片段片段地摘出来而稍加以整理的。现在不敢自私,把它公表,不久德文原本也快将出来。我临走的时候他送我行,而且郑重地告诉我:
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1] 哈姆雷特——编者注。
[2] 雾锻炼了英国人体格之强健与眼光之正确。
[3] 黄河长江养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气度。
[4] 一亿——编者注。
[5] 菲律宾——编者注。
[6] 陆奥宗光——编者注。
[7] 广田以不能公开的外交秘密告俄大使,而后者竟违背成例公诸报章,故有破例外交之称。
[8] 苏联——编者注。
[9] 莱茵——编者注。
[10] 英美日比例为5∶5∶3——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