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关于胜利的顶点(第3/4页)

以第四、第五两个原因为例子,它们让人们在战争中的这种场合与那种场合所制订的和应该制订的计划发生了诸多不同!有的人因为胆怯和所谓按部就班的行动而错失了良机,而有的人却因为鲁莽而一下子就坠入陷阱,后来便像刚被从深水里拉上来的那样狼狈不堪和惊恐万分。

在这里,我们还要作一下声明:

度过危险后,胜利者在为了扩大胜利成果而正需做出新的努力的时候,经常会懈怠下来。如果全面地考察一下上述这些因素,我们便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利用胜利以及在进攻战中前进,都会造成进攻开始的优势或者凭借胜利获得的优势遭到削弱。

如此一来,我们就会追问:倘若事情真是这样,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促使胜利者继续寻求胜利,继续前进呢?难道这能叫利用胜利吗?在尚存的优势还完全没有被削弱之前就停止行动不是更好吗?

我们的回答是:兵力的优势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如果目的不是击垮敌人,至少应是夺占敌人的部分领土。这样做虽然对军队当时的境况没有好处,但是对战争和媾和却极为有利。

甚至当我们想要彻底击垮敌人时,我们也不能否认,也许我们的优势会因为每前进一步而遭到削弱。不过,我们不能据此推断出我方的优势一定会在敌人失败前全部丧失。

敌人的失败或许会来得早一些,如果利用最后极小的一点优势能够击溃敌人,那么不充分利用这点优势将会是一个令人遗憾的错误。

所以,在战争中原本有的或后来取得的优势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而且,这一手段一定要用来达到目的。不过,行动前一定要了解优势究竟能够维持到哪一点,因为超过这一点所获得的将不是新的利益而是耻辱了。

战略优势在战略进攻中会慢慢消失。关于这一点,我们无需再举例说明。相反,有关这方面的大量现象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它的内在原因。

自从拿破仑出现以后,我们看到那种优势竟然能够一直保持到敌人都被打垮为止的文明国家之间的战争。在拿破仑之前,每次战争都是以胜利的军队力图达到与敌人保持均势为终点。一旦达到了这点,部队的活动就将停止,有时候甚至不得不撤退。

在未来,胜利的这个顶点也将出现在所有不能以打垮敌人为军事目标的战争中,并且多数战争永远都是这样的。所以,由进攻转入防御的转折点是各个战局计划的目标。

一旦超过这个目标,所有努力将不但是力量的无效发挥,无法带来任何成果,而且会引来敌军的还击。根据普通的经验来看,这种还击所带来的效果非常大。

由于后一种现象随处可见,是司空见惯的,也非常容易为人们所理解,所以我们无需在此对它的原因进行详尽的论述。不过,我们认为,进攻方在刚占领的阵地上缺乏准备和其混乱不堪的心情,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这里经常发挥不同寻常作用的是精神力量(一方面是情绪高涨,有时甚至发展到了自负的程度;另一方面是意志沮丧)。因为上述原因,进攻方在撤退时可能遭遇严重的损失,而如果他仅仅归还了夺取的东西,而没有丧失自己的国土,那他就该谢天谢地了。

在这里,我们还要解决一个看似很矛盾的现象。也许有人会认为,只要进攻方继续前进,其优势必将继续存在,而且既然在胜利的终点上出现的防御是一种比进攻强的作战形式,那么进攻方变成弱者的危险似乎就更小了。

然而,这种危险依旧存在,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那么我们便只能承认,这种剧变的最大危险通常是在正在进攻的力量有所减弱并且转入防御的时刻出现的。为什么呢?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之所以认为防御这种作战形式是较为优越的作战方式,是因为在防御中还可以:

(1)利用地形;

(2)占有已预备好的战区;

(3)得到民众的支持;

(4)享有等待的好处。

很显然,上述这些因素并不是在每个地方、每个场合都相同和发生一样的作用的。所以,在这一场合的防御和在那个场合的防御并不总是相同的,防御也总是比进攻具有相同的优越性,尤其是随着进攻力量衰竭而出现的防御。倘若它的战区位于向前推进得非常远的进攻三角形的顶点,情况更是如此。

在这种防御中,上述4个因素中,只有利用地形没有变化,其他都发生了变化,第二个因素基本上不存在,第三个因素变成了不利的因素,而第四个因素则遭到极大的削弱。现在,我们只对最后一个因素作些很简略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