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也得忍

一边是原子弹晴天霹雳似的爆炸,一边是苏军发起的排山倒海般的进攻,首相铃木告诉东乡:“让我们结束战争吧。”

征得天皇同意后,铃木召开了“六巨头”紧急会议,提出事到如今,唯一办法就是接受《波茨坦公告》。

只一个苏军宣战,就已让军方丧胆,但阿南、梅津等人煮熟的鸭子嘴还硬,他们提出条件,说除非盟国允许日本自己解散军队,自己审判战犯以及限制占领军数量,否则陆军不同意投降——海军早已名存实亡,投不投降都是一码事,要不然丰田也得跟着上来扯半天。

讨论没有结果,铃木决定打破先例,由天皇决定,日本是立即接受《波茨坦公告》,还是要求取得陆军提出的条件。

防空洞里召开的御前会议气氛令人窒息。似乎是为了保持某种神圣感,天皇平时说话的语调跟机器人一样,但这一次他颇动了感情:“朕已认真考虑了国内外局势,并得出结论认为,继续战争意味着民族的毁灭,延长世界上人类的流血和残酷行为。”

他停顿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地凝视着天花板,以便使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之后他告诉自己的臣僚,虽然《波茨坦公告》提出的解散日本军队、惩办战犯等条款都是他不忍看到的,可是时间已到,“现在是我们忍不住也得忍的时候了”。

天皇说完,与会的其他人全都站了起来,目送天皇缓步走出会议室。

天皇的想法就等同于命令,再没有什么好争的了。8月10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帝国会议,决定在保留天皇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

钟不打不响,话不说不明。日本既已被撬动,美国也宣布了自己的底线:“从投降的时刻起,天皇的权威和日本政府将服从同盟国最高司令。”也就是天皇要不要留,怎么留,不是你们说了算,得看盟国我们的态度。

在日本表示可以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这一天,李梅奉命没有派他的B-29扔炸弹,而只是在东京上空撒了传单。同时为了向日本施加压力,杜鲁门让斯帕茨再准备好两颗原子弹,一旦日本态度犹疑便投下去,投弹日期初步定在8月13日和8月16日,其中一颗将投在已经被炸得一塌糊涂的东京。

美国的答复在日本高层再次引起激烈争执。阿南闯进木户的房间,气冲冲地说:“盟国的条件会毁灭大和魂,应该打一场决战。”

铃木主持的“六巨头”会议又搞不下去了,他只得第二次请天皇出面干预。这次涉及了天皇今后的命运和安危,在御前会议上,天皇裕仁已经是满脸泪水,他声音哽咽地说:“眼看着国家被占领,自己还可能被指控为战犯,是多么不好受,但我不能再让臣民受苦,我愿意冒生命危险拯救国民。”

见天皇说得如此凄惨可怜,当场有两个大臣控制不住自己,倒在了地板上。

高级将领们再也无话可说了,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知道自己难逃战犯宿命,但还是自发地在宣誓书上签字,表示服从天皇意旨。阿南在签完字后,就在陆相官邸切腹自杀,鲜血浸透了他生前所写的两卷条幅。

在昭和时代,日本政局一旦动荡,都会有许多不安分的少壮派军官冒出来闹事,这次仍不例外。叛乱者们杀死了近卫师团长森中将,然后伪装森的命令,企图清除铃木、木户、东乡等一干“奸臣”,同时找出和销毁天皇事先录好的广播录音胶片。

日俘在收听天皇发布的“终战”诏书。由于录音质量较差,再加上诏书使用了汉文训读体(阅读难度犹如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使得大部分日本民众很难直接理解诏书的含义,但他们知道天皇已经宣布日本投降了

结果是哪一样也没能得逞。天一亮,政变便土崩瓦解。8月15日,日本人从广播里听到了天皇发布的诏书,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

值得玩味的是,在这份诏书中,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投降”二字,但听众们痛苦和怀疑的眼泪都表明,这只不过是东方人为了保住面子的一种传统做法而已。如果说得更确切一点,天皇是给他的臣民们提供了一个洋漆马桶,外面看上去似乎还有些光彩,里面究竟什么样,每个人都很清楚。

羞辱也罢,痛苦也好,都比硬撑着要强上许多。起码寻常百姓是得救了,他们将从此远离战火、饥饿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