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死里整的节奏

假如日本人有足够理智,东京等城市也许永远都不会遭到空袭。先前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以及对德国的轰炸,都已经表明,美国完全有能力毁灭日本所有城市。就在东京被炸后,消防长官还向天皇汇报,表示他和他的部下在大火面前无能为力。

问题就在于日本始终不肯承认他们已经失败。尽管从他们无精打采的脸上,完全可以看出这些潜藏的想法,但就是没有一个日本人允许自己说出“日本败了”的话。

有这些潜藏想法的人中,就包括裕仁天皇自己。在空袭东京结束八天之后,天皇穿上元帅服和军靴去调查伤亡情况,他看到了焦土和死尸,然后什么话都没有说,就乘着轿车返回了皇宫。

天皇不会说“日本败了”这样的话,不过有人得倒霉了。

这个倒霉蛋就是小矶。这位过渡首相自任职起屁股下的交椅就不稳当,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便把战争出现转机当成了自个儿胸口上的一抹护心毛——用于金刚护体当然不可能,但一遇到反对声,至少还能拿出来挡挡煞吧。

丢失硫黄岛和轰炸东京,顿时让这撮护心毛也变得一钱不值,无论主战派还是“蠢蠢欲动”的求和派,都对小矶失去了信心。裕仁天皇对此十分不安,他召见内大臣木户幸一,让木户出面召集重臣征求意见。

到了这个时候,所谓的重臣们也没几个敢讲真话的。说好听点儿,这叫事关国之大体,所以出语谨慎;说难听点儿,就是明哲保身。木户问什么,回答都是东不着边,西不着际,弄得木户始终不得要领。

只有前首相近卫还算坦率,他当着天皇的面表态承认:“尽管十分遗憾,我认为日本这场战争已经打输了。”近卫提出的办法,是先用政变将军队里的“死硬派军国主义者”一网打尽,然后再直接与美英谈判。

政变太吓人了。天皇和木户都不能接受,他们能接受的是与盟国展开和谈。

其实小矶私下也想过和谈。他认为要体面地与美英谈判,关键还是要与中国的蒋介石言和,可问题是小矶没有这方面的路子,难以得其门而入。

意识到自己的内阁岌岌可危,小矶仍试图挣扎。他用丢卒保车的办法,向天皇和木户建议对内阁进行大改组,但对方反应非常冷淡,基本上是不把他当回事,天皇只对垂头丧气的小矶说了一句“慎重研究”,就把他给打发走了。

天皇的话很婉转,那就是要小矶下课滚蛋的意思,拎得清的,就应该赶快卷铺盖准备走人。可小矶并不是一个拎得清的人,他找到裕仁的叔叔东久迩宫稔彦王,对东久迩宫夸口说,只要把杉山换掉,让他兼任陆相,就“会把这场战争打好”。

不知道东久迩宫有没有转述,反正天皇仍是不表态,而小矶面对的,也依然是要把他往死里整的节奏。

一气之下,小矶便对木户说:“我明天就辞职,你们抓紧时间另请高人吧。”

内大臣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挑选新首相。4月5日,小矶正式向天皇提出辞呈,木户则分别试探了四位军方大佬的态度,他们分别是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陆相杉山元、海军军令部总长及川古志郎、海相米内光政。

木户希望这四人中有一人能站出来主持局面,但四人都掌握战争中枢,知道战争已经打不赢了,谁也不愿意接下这烂摊子。米内倒是给木户推荐了一位——海军大将铃木贯太郎。

铃木做过裕仁的侍从长,天皇曾亲切地称他为“亲父”,木户觉得这个推荐人选还算靠谱。如果在平时,木户可以直接向天皇提出建议名单,但这回的新首相人选不比其他,不仅要进行和谈,还要能够被陆军接受,也就是说,要避免小矶身上的所有弊端,木户不得不慎之又慎,他决定召集重臣议决。

下午5点,重臣们都被召到皇宫。东条第一次以重臣身份出席会议,他一开口就咄咄逼人:“战争期间政府更迭频繁不好,下届内阁必须是最后一届!目前,国内有两股思潮,一派人认为为了确保国家的未来必须打到底,另一派人则想迅速实现和平,即使无条件投降也在所不惜。我认为我们必须先解决这点。”

东条的态度很明显,他反对任何主和派人士组阁。其他重臣没他这么不着调,但又不愿意跟东条公开冲突。

海军大将冈田启介支持铃木当选,他打起了圆场:“下一届内阁必须考虑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战问题不能在这里决定。”

室内一阵沉默。有人开始假惺惺地附和东条,说战争一定要打到底,更多的人模棱两可,能打太极就打太极。

当天主持会议的是铃木,眼见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是议而未决,他便建议从重臣中选择一人担任首相,并且提出了近卫:“当首相是很累的差使,我想请我们当中最年轻的近卫公爵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