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地狱

蹲伏在草丛中的突击队员们小声议论起来。有人提议,可以先沿着路沟走,然后从公路桥下穿过公路——日军坦克固然会沿着公路巡逻搜索,但是因视野所限,不可能看到下面的路沟。

穆西批准了这个提议。突击队随即进入路沟,沿着沟底爬行。借着月光,日军坦克的轮廓和炮筒的闪烁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再近一些,甚至可以听到坦克车手在驾驶舱内交谈的声音。

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爬行,其危险程度简直与穿越地狱不相上下。爬行时,突击队员们都尽量不发出声音,“就连呼吸也被吞到了肚里”。半个小时后,他们成功地穿过公路,进入相对安全的灌木林。

1月29日拂晓时分,突击队已接近卡巴图安战俘营,他们计划在晚上正式展开营救行动。

在指挥方面,穆西总揽全局,担任突击指挥官的普林斯上尉则负责制订具体方案。与穆西大大咧咧的性格不同,普林斯做事稳重细腻,两个人正好形成互补。在突击队里,如果说穆西是灵魂,普林斯就起着大脑的作用。

穆西(左)和普林斯(右)组成指挥营救行动的一对黄金搭档,他们将确保以最小伤亡完成艰难的营救任务

普林斯盘算到了行动的每一个细节,大到战俘营里日军的兵力、碉堡和观察塔楼的位置,小到前卫挂锁的大小式样、每一道铁丝网的位置高度。

这些细节决定着行动的成败,而为突击队提供相关信息的,主要来自“白杨”情报组。“白杨”情报组是克鲁格创建的一个敌后情报小组,这个情报组具有非凡的侦察和情报搜集能力,曾在新几内亚营救过66名荷兰战俘,而没有折损一个人。

突击队出发前,克鲁格就已经将“白杨”情报组派了出去,有足足两个班的侦察员在战俘营附近收集情报。让穆西和普林斯失望的是,由于时间太紧,“白杨”能提供的情报还是很少,无法满足突击队的需要。

除了“白杨”情报组,突击队依赖的还有游击队,假如没有菲律宾游击队的协助,他们几乎是寸步难行。当天与突击队在一起的游击队领导人,一为帕胡塔,一为乔森,都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传奇式英雄人物。

在菲律宾,各个游击队都有自己的控制区域,也就是“地盘”,卡巴图安战俘营正好就是帕胡塔的“后院”。当穆西让帕胡塔谈谈看法时,帕胡塔突然问了一句:“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攻击?”

突击队已经将行动时间告知了游击队。对帕胡塔的明知故问,穆西和普林斯都甚感吃惊:“今晚,计划就是这样规定的。”

帕胡塔听后,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说:“先生,负责地说,那是自杀!”

帕胡塔告诉穆西,“自杀”的意思不是指营救行动本身不自量力,而是时间上存在问题。根据帕胡塔的情报,当天晚上会有一股携带重装备的日军从卡巴图安市出发,加上附近路过的北撤部队,战俘营前的道路将直接被日本军用车辆塞满。突击队在这个时间段发动攻击,无异于自取灭亡。

帕胡塔给穆西的建议是:“我认为你应该等待24个小时。”

经过慎重考虑,穆西决定接受帕胡塔的建议,推迟营救行动,这样也可以给“白杨”更充裕的时间来收集情报。突击队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为此破例向克鲁格发出密电:“新发展,延期24小时。”

几分钟后,无线电报员收到了克鲁格的答复:“同意。”

1月30日,下午两点,“白杨”将完整的情报送至普林斯手中。普林斯依据情报和自己的构思,拟定了袭击方案并提交给穆西。

普林斯对方案很有自信:“这是一次有组织的混乱,我们想要把所有的地狱之门都打开一道缝,但是裂缝的程度由我们来精心设定。”

剩下的就是怎样把方案变成现实。突击队需要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需要高水平的协作技能,甚至还得有一点点运气才行。

在方案讨论过程中,大家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如何在预定阵地上不被发现——突击队必须提前到达预定阵地,并在那里一直潜伏到晚上,但就算天黑下来,日军哨兵借助月光仍可能看到他们。

很多困难是事前谁都想不到的。正当众人皱着眉头苦思良策的时候,游击队长帕胡塔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