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芒友

在日军缅北防御体系中,密支那和八莫的先后陷落,意味着继续在这里进行抵抗已经不再有重要意义。第33军参谋前田博在回忆录《缅甸方面军的作战和战后处理》中称,至此“中国打通国际通道的任务已经完成了99%。”

1944年12月20日,日军在南坎为原好三大佐所部八莫守备队和山崎支队,即日军救援八莫战斗中阵亡人员举行了“慰灵祭”。中国人称之为“招魂会”。为了提高士气,第33军军长本多正材中将亲自出席仪式,并对远路赶来参战的第49师团及炮兵部队深表感谢。虽然此时聚集在这里的日军番号空前之多,但各部队无一不是伤痕累累。缅北滇西日军残部已被压缩到一线谷地,所控制地方虽然包括南坎、遮放、畹町、芒市、芒友、腊戍,但态势十分被动,已经无力阻止中印公路的开通。两翼中国军队似一对铁钳压迫而来,形势危在旦夕。所以仪式虽然隆重,但气氛凄凄惨惨,仪式一结束各路日军将领纷纷返回各自部队,应付随后战局。

尽管日军上层,包括南方军和缅甸方面军都在要求第33军继续进行迟滞作战,但该军司令部已经撤退到南方的新维,并准备继续向靠近曼德勒的西堡后撤,预示着一场大溃退已经不可避免。

日军面对的这场大溃退,其范围不仅在缅北,这里只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

日军在缅甸的部队,共分三个军。其中,第15军是机动作战兵团,被牟田口廉也中将用于向印度的进攻。第33军驻防缅北和滇西,任务是切断中国的国际通道滇缅—中印公路。这两个军如同缅甸方面军一攻一守的双臂。而第28军及缅甸方面军本部的直辖部队部署于中南缅,是日军防卫缅甸的二线守备部队。

1943年底,中国远征军以新一军为主力的驻印X部队向缅北发动反攻,孙立人和廖耀湘率部勇夺胡康河谷,重创了日军第33军的左翼,令其主力第18师团伤亡惨重;而第33军另一主力,右翼的第56师团,在滇西则被中国远征军的Y部队钳住,无法调头增援,该军首尾难顾,不但很难完成阻断中印公路的任务,而且面临被歼灭的危险。这是缅甸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

担心缅北失守,日军不得不将运送到缅甸的补充兵和物资优先供给第33军,导致15军对印度的攻击力量与补给,从一开始就差强人意。更要命的是由于密支那危殆,为了增援第33军,日军不得不抽出原定为第15军提供二线掩护的第53师团北上救援。结果,在英帕尔城下,粮弹耗尽的日军第15军匆忙后撤时,因为没有掩护部队,在不断遭到追击的后撤中溃不成军。这是缅甸多米诺骨牌的第二块。

日军第15军战败后,目睹其后撤途中尸体竟然填塞了河水的惨状,1944年底,一直胆怯观望的英军终于壮起胆子,向缅甸中部和南部发起了攻击。此时,守卫在这里的日军第28军忽然发现自己的兵力单薄得可怜,无法应付英军的进攻。其部下此时只有第54、第55两个师团,外加一个第72混成旅团,原定划归它使用的第2、第49师团,都被调到滇西前线,协助第56师团阻击卫立煌对龙陵的猛攻去了。第28师团因此节节败退,无法扭转战局。这是缅甸多米诺骨牌的第三块。

当然,还有第四块。1945年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病急乱投医,匆忙将本来就军心不稳的缅甸国防军(由昂山领导的缅甸独立军改编)调往前线,掩护日军撤离。昂山将军本来对和日军合作就抱着利用的态度,此时看到日军必败,并不愿意为之殉葬。因此,他立即以此为契机,率领该部发动起义,投入盟军行列,并以此为筹码,试图谋求盟军对缅甸独立的支持。缅甸国防军是日军用以控制缅甸民间的力量,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而昂山也是日军在缅甸极为重视的盟友,他的率部起义使日军在缅甸的统治从根本上发生动摇。

在一块块多米诺骨牌相继倒塌之际,无论政治还是军事,日军在缅甸的大溃败,已经不可避免了。

日军在南坎召开“招魂会”几天后,中国远征军的攻击再次展开。此时,缅甸正在旱季,让日军此前依托雨季掩护的防御方式无法故伎重演。

第33军参谋黍野弘在回忆录《昆司令部·龙陵—芒市的撤退》一节中写道:“正月刚刚开始,就接到‘龙兵团和南坎的山崎支队正面之敌,已经开始进攻’,而腊戍也遭到从未有过的大规模轰炸,军官宿舍等设施都被炸毁。这显然是印度和云南两路远征军共同开始了进击行动。”

此时,日军第33军部队的布防,酷似中国字“丫”的造型,其右侧一枝为龙兵团,即第56师团,师团部在畹町,其防卫地域已经被压缩到畹町,这里的日军与远征军在云南的Y部队对峙,畹町以南为第56师团后方基地芒友;左侧一枝是山崎支队,主要为第18师团残存主力,位置在原军司令部南坎,并在附近瑞丽江南岸放有少量部队。“丫”字下面一竖,为从南向北经腊戍、新维、南帕卡的日军补给线。南坎、芒友、南帕卡组成一个由公路连接的三角形,是日军防守的核心地带。第2师团、第49师团等调来增援的部队,则分散配属给第18、第56两个师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