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2/2页)

炮兵(军分区炮兵连)携带一门黄崖洞兵工厂自制的迫击炮上来后,立即对敌射击,第一发测距,第二发打远,第三发打近,第四发正中目标!

仅仅四发炮弹就击毙日军一个中将,八路军炮兵的技术水平可见一斑。

八路军这种没炮弹逼出来的高技术水准,一直到抗美援朝,依然熠熠生辉。

横城反击战期间,在另一翼拖住美军的38军与敌死战于丁盖山,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凌晨,334团团部突然遭敌猛烈反扑,团长紧急请求师属炮兵支援。因为已经激战一夜,师长杨大易担心炮弹已尽,向炮兵主任询问。炮兵主任回答说还有四发重炮炮弹。

杨师长当即下令:全部打出去,你要保证百发百中!

炮兵主任摇头,师长,不可能百发百中,我只能保证四发四中。

师长一愣之下,笑了,说我知道了。

四发炮弹,不够美军打一个试射的。112师的炮兵愣是一发没浪费,四发炮弹全砍进了美军的进攻队列中。美国兵慌忙后退,请求炮火支援,334团的团部,就这样保住了。

这是112师火线报编辑董仁棠亲眼所见,对炮兵主任这种情况下的诙谐印象十分深刻。

这就是八路炮兵的种子。

根据陈正湘的描述,很多人想当然地把阿部规秀算进了山梁上那伙穿军大衣、挂战刀的日本兵之中,而日军描述阿部规秀的死更为传奇——他们说前三发炮弹爆炸的时候,日军已经意识到八路的炮兵很厉害,指挥所附近可能遭到炮击。但是,阿部规秀为了维护军人的尊严挺立不动,拒绝躲开防炮,结果运气不好,被土八路的炮弹击中,当天毙命。

实际上,从当事人回忆看,这两点,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