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虎头湾的房屋建筑沿用了海边村镇几百年的传统风格,凡大家富户一律是青砖黑瓦,高台阶高门楼,一排拴马桩嵌在大院外墙,一对汉白玉雕琢的石狮子把门,要多气派有多气派。小家穷户摆不起排场讲实惠,他们用从海滩捡来的鹅卵石砌墙,用从大海里捞出来的海草披房顶。海草细软光滑,房顶挂不住,所以只有铺厚实了才牢固,这样一来,反倒是冬暖夏凉。

赵大橹和赵香月住的都是海草房,又没有什么高台阶高门楼,平地进平地出,为接送新娘带来了方便。大秧歌扭起来时,这边才点燃了鞭炮,新娘赵香月被几个同龄闺友簇拥着来到门口,单等新郎赵大橹前来迎亲。两家人平日就对门对户地住着,所以赵大橹一出门就看到了赵香月。两个人对望着,凝视着,眉目传情,各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老斧头是司仪,所以他没敢多耽搁,舞了一会儿赶紧赶来了,此刻连妆都没卸。他清清嗓子,喜上眉头,高声说:“诸位乡亲们,大橹报名参了军,已经是队伍上的人了,这个队伍里啊,讲新事新办,再说咱们也没那么讲究,什么花轿了,什么盖头了,都不要了啊!现在就请新郎新娘到广场和大伙一起扭秧歌,等扭完了秧歌,再看他们拜天地!”

围在房前房后,站在胡同里外的人们一齐鼓掌,大家用掌声把赵大橹和赵香月,还有大橹娘、香月奶奶和赵老气一起送到了广场。

海螺嫂和女儿吴天霞搀扶着受伤未愈的秧歌疯子也来到了广场。老犟眼子一见秧歌疯子便嚷道:“哎呀,疯子站起来了!”

海螺嫂说:“可不是,八路军的医生真是神了!八老爷让他在我家养伤,正吃饭呢,一听外边锣鼓点他就不待了,非说要出来看秧歌!”

秧歌疯子憨憨地笑着,他确实一听锣鼓点就激动。由于大病初愈,秧歌疯子已经唱不出整句的秧歌词来了,只能嘴里喊着:“秧歌!秧歌!大秧歌!”

有两个扮演老头的演员嘴巴上没粘胡子,他们瞅个空子跑过来,你一把我一把,从秧歌疯子的破皮袄上揪下一撮撮羊毛,边揪边说:“少了你秧歌疯子,我们真装不成老头了!”

秧歌疯子心甘情愿,敞开快成光板的破皮袄,任凭他们揪。

林家耀也是听到锣鼓点,才扶着墙一步一步挪到广场边上。他远远地看着人们欢天喜地地扭秧歌,脸上洒满了阳光。能从死亡线上挣扎着活过来,他心里清楚,最感激的人不仅仅有苏菲娜,还有海猫和吴若云,甚至吴乾坤。虽然他一心追的表妹最终选择了海猫,但他却打心眼里为她祝福。

赵洪胜也来了,他自从当了县长以后,已经被搞得狼狈不堪。他知道自己是过街老鼠,所以悄然躲在院门外的树后,一来是想看看他喜欢了大半辈子的秧歌,二来也想找个机会逃出去,今非昔比,眼下的虎头湾并非是安身立命之地了。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笑的人给个笑脸,哭的人给个哭脸。但是不管是笑脸还是哭脸,此时此刻都被大秧歌掀起的红浪淹没了。人们一见新郎新娘来到广场,一个个唱哑了嗓子,扭断了腰,更有那跑旱船的、骑毛驴的、舞蚌精的……五花八门,千姿百态,把个红浪滚滚的海洋,闹得一片沸腾。

海猫跃身跳到广场平台,扯扯衣襟,高声说道:“父老乡亲们,几天前咱们虎头湾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藤田这个老鬼子,动静大得传遍了整个胶东!碰上这么大的喜事,又赶上赵大橹和赵香月成亲,这真是双喜临门啊!现在,我为新郎新娘证婚!证婚!证婚……”

海猫突然卡壳了,十分尴尬地在人群中寻觅,希望有人能提示自己一下。在人们的哄笑声中,吴若云急忙挤到平台跟前,说:“你傻呀……”

海猫鹦鹉学舌地说:“你傻呀……”

吴若云连忙纠正:“我是说你呢!”

海猫一时没反应过来,仍然机械地说:“我是说你呢!”

这时平台下的百姓才反应过来,一齐哄笑。吴若云更是捧腹大笑,她趴在海猫耳边说:“你怎么了?别紧张,证婚就说恭维话,祝福的话!”

海猫这才反应过来,重新整整衣襟,说:“乡亲们,你们大概都知道吧?赵香月是我小姨,跟着小姨叫姨父,赵大橹从今以后就是我小姨父了,小姨父现在已经报名参军了,我祝小姨父在前方多打胜仗,祝小姨在后方多生孩子,生大胖小子,给咱们虎头湾长脸!”

广场如开了锅的水,一片沸腾。

沸腾终于平息下来,老斧头站上平台,说:“请大家鼓掌,欢迎新郎新娘上台,也请双方喜主上台,下面拜天地!”

在一片雷动的掌声中,赵大橹和赵香月,以及大橹娘、香月奶奶和赵老气被人们簇拥着,先后走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