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惺惺相惜(第2/3页)

打开皮箱,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移向对方的手上……单是从外观上,立刻就能看出这两支弩的不同。

顾明杰的弩样式古朴,充满了西式风格,虽然结构上不可避免地作出了一定修改,但大体还是模仿了电影中的那支原品。整支弩全部由金属制成,弓片采用了最先进的复合材料,估计是从某支进口弩上拆下来的。因为使用了弹鼓供箭,箭矢无法安装尾翼,全部由两寸长的金属箭头和四寸长的木制箭杆组成,靠重心保证飞行的稳定。这种结构虽然无法与传统的箭矢相比,但至少不会让箭射出去就翻跟头,加上这原本就是一支以射速取胜的连弩,精度上少少的牺牲倒也可以容忍。若是性能能够达到要求,相信比电影的原品也差不了多少……当然,能不能干翻吸血鬼那就另说了,如果世上真有那种玩意儿的话。

而杜兵的弩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若不是看到那副折叠的弓片和数十支备用的箭矢,顾明杰几乎都要以为他拿出的是一支军用步枪了。

与顾明杰之前的猜测一样,这支弩果然采用了模块化快速分解的技术,整支弩分为机匣、弩身还有可拆卸的折叠式尾托三大部分,另外弓片和瞄准器也是可以单独拆卸的。在装卸的过程中,顾明杰注意观察了弩体的内部,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看不出这支弩使用的是哪种气动结构,只是从那大小不一的高压气舱中可以感受到这种结构的复杂。另外,它的弓片也没有像自己一样忠于原著,而是借用了现代弓弩上常见的偏心轮技术,这种结构不仅能减轻开弓的拉力,还可以极大的增加箭矢的初速,显然是出于实用的考虑。

“可以看一下你的箭吗?”

发现杜兵箱中的箭与自己的一样没有安装尾翼,结构却是全金属的,顾明杰有些疑惑,他不相信能造出这样一支精巧连弩的人会忽视如此简单的问题,可这样的箭怎么保持稳定?难道这其中运用了某种连他都不知道的气动原理?

杜兵当然不会拒绝这样简单的要求,随手拿了支箭就递了过去。

接过箭,顾明杰发现箭杆居然是空心的,在靠近箭头和箭尾处各有三道半寸和一寸长的细缝,底部似乎还有一个类似于自动铅笔一样的开关。好奇的按了按,细缝中立刻弹出三片锋利的刀刃和薄薄的尾翼,整支箭顿时杀气毕露。

“好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到?”顾明杰眼睛一亮,立刻为这种精巧的设计赞叹不已。

箭的设计十分巧妙,结构却并不复杂。它的原理跟普通的圆珠笔差不多,由尾部的弹簧开关控制刃片和尾翼的收放。以顾明杰的能力,要制造这样一支箭虽然得废点工夫,却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谁都知道:制造和发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只需要技术和知识的积累,后者,则必须还要加上天才般的创意与灵感。

连发弩最大的局限就在于它的供弹系统限定了箭矢的形状不能过于复杂,无论是精度还是杀伤力都大受影响。而这支箭的设计却巧妙的兼顾了两种情况:

发射前,刃尖和尾翼收于中空的箭杆之内,整支箭体呈标准的圆柱形,以方便在弹鼓之中的排列。当射手扣动扳机,箭矢在弓弦的弹射下飞出箭槽,这时箭矢底部的开关必然会被弓弦触动,刃尖与尾翼随之弹出,既保证了箭矢飞行的稳定,也增加了命中目标时的伤害。别小看那三片薄薄的刃尖,想想大名鼎鼎的56军刺,你就会明白这种三棱箭头的恐怖。被这样的箭射中身体,即便不是要害,受伤者也会很快陷入失血过多的危险中而危及生命,十足的阴狠。唯一的美中不足,可能就是制造成本有些过高了……顾明杰稍稍估算了一下,不算材料费,这样一支箭单是加工成本至少就得上百元,足以顶得上好几支进口好箭了。

“这种结构是你自己设计的?”顾明杰抬头问道。

杜兵点了点头:“本来我也是使用重心偏移的方法保持箭矢稳定,可在画图的时候自动铅笔给了我灵感,这才想出这样的结构。精度虽然还是不能与正常的弩矢相比,不过也差别不大了,比较头疼的是它的结构太过脆弱,每支箭用过一两次就会损坏,不像普通的箭可以重复使用。”

顾明杰听到这话,眼皮不禁又是微微一跳,中空箭杆的耐用性当然不如实心箭杆,可是它毕竟也是一支金属箭矢,并不是纸糊的,没有足够强大的动能,要损坏这样一支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换句话说,杜兵的弩已经具备了这样强大的动能,否则他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你很厉害,在机械设计上,你比我强。”沉默了片刻,顾明杰淡淡说道,语气十分平静,仿佛只是在述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