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他们把我们包围了——这帮该死的混蛋”(第5/6页)

“我们给祖国和家中的亲人献了一件珍贵的圣诞礼物,有幸参加这次英勇的战斗就是给自己过了一个愉快的圣诞节。A·C·麦考利夫司令。”

前线的战士并不像麦考利夫将军那样快乐。他们的圣诞晚餐只是冰凉的白色菜豆,而师部的人却在吃火鸡宴,餐桌上铺着桌布,摆着小圣诞树,刀、叉、盘齐全。

在外面的主防线上,雷德中士很不忍心在圣诞夜让士兵们去站岗。他儿时的老友唐。胡布勒下士建议:“今晚为何不由我们值班,让他们睡觉。把休息作为一件圣诞礼物送给他们。”雷德表示同意。

夜幕降临后,他们来到哨位。他们真是冻得可怜。刺骨的寒风让人觉得远在零度以下。雷德回忆说:“这一夜我们谈赶快自己的家庭,我们的家人,他们在怎么过圣诞夜。唐肯定家里所有人都在教堂为我们祈祷。”

圣诞节那天,德军又发起了攻击,所幸的是E连在巴斯托涅的另一头。第二天,巴顿的第3集团军,以克赖顿。艾布拉姆斯中校率领的第37坦克营为先锋,突破了敌军防线。101师终于被解了围,与美军军需品供应站取得了地面联系。很快,卡车送来了充足的食品、药品和弹药。伤员得以撤退到后方。

泰勒将军回来了,视察了前线。据温特斯称:“他神采奕奕。临离开前,他的指示是:‘小心前方的树林!’妈的,他以为他在华盛顿时我们在干嘛?”

(温特斯对泰勒有意见。在一次采访时他说:“那时泰勒将军在华盛顿度完圣诞假回来了……”我打断他说:“这么说不公平。”“是吗?”“他是被召回去作证……”温特斯打断我的话,说:“我不想公平。”)

解围后他们看到了外界的第一批报纸。101师的官兵得知作战期间他们就已经成为了神话。正如该师的史志所载,这个神话“被世界各地的新闻、广播大加渲染,一天一万份的地图指出在现代史上美军最惨重的崩溃浪潮中这个仍然坚持作战的地方。报纸和广播说,一个忧心忡忡的民族正需要鼓舞与希望,而几天来,每天清晨,映入人们眼帘的正是他们在坚持作战这一鼓舞人心的场面。他们的故事也就因此更加神奇了。陆军部早在部队开始行动之前就已向外界宣布该师已经进入巴斯托涅,所以在他们德雨腥风的一个月结束之前,外界已经认为101师是巴斯托涅堡垒的坚强战士。报纸和广播让人们看到:惊恐和失败情绪笼罩下的他们却英勇顽强;在生活条件差、天寒地冻、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他们却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乐观;德军的一封劝降信和美军的一封两字回信;真正的战友情谊;……勇气回上战友情谊炼就了一支德军打不败的队伍。”

当然,第10装甲师的第2分队也在巴斯托涅,但媒体并没有提及。而且82空降师在突出部北端的战斗同样奋不顾身、伤亡惨重,这场战斗无论如何也是和巴斯托涅之战一样意义重大的。但他们没有被包围,因而也没有受到媒体对101师那样的关注。

然而101师还是有怨言。今天人们所知的突出部之战的故事,是乔治。巴顿和他的第3集团军的一部解救了被困的101师,就像骑兵去救大篷车上的住户!101师的官兵谁也不认为他们需要别人来救!

被解围之后,101师的官兵们认为能回到莫米昂好好享受一下盟军世界里的赞誉,说不定还能去巴黎过新年。但是在巴斯托涅时的英勇壮举只是防御行动;盟军若想赢得这场战争还要继续进攻;加之德军已经离开了大西洋壁垒的固定阵地前出,变得相当脆弱,艾森豪威尔想抓住这次机会;但是,12月下旬时他面临的问题仍和中旬时一样——兵力不足。残酷的事实是西线的德军远胜于盟军。美军并没有征集足够的步兵师在两个战线作战——其原因在于战前政府决定大量缓召工农业劳力,又避免征召中老年男性。而且,炮弹也很短缺,因为9月份时看来欧洲战事有望在几周内结束,政府决定不再优先生产弹药。而艾森豪威尔若决定发起全面进攻,101师和82师就必须上战场。

进攻只是个时间问题。艾森豪威尔想在12月31日之前就发起攻击,但由于在突出部北端指挥(部队全是美国兵)的蒙哥马利借故畏缩不前,进攻没能进行。

对E连而言,那就意味着呆在前线。条件有所改善——大家穿上了套鞋和长内衣,有时还能吃到热饭。但天气仍然很冷,雪还没有过去,德仍天天用大炮和迫击炮轰击E连,他们不得不派出巡逻分队,并把德军巡逻队顶回去。

12月29日,E连已经在占领了的那个树林里呆了9天。天空晴朗时,观察哨能看到下面的福伊以及开阔地对面、公路沿线北边2公里外的诺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