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6/6页)

李明强拿起那本书就翻,一个折叠精巧的矩形信件从里边滑露出来。该死,我怎么没想到她会写信呢?

李明强急忙将信展开,只见上面写道:

明强:

你好!一切都好吧!

我猜你一定先看这一本书,所以就将此“信”夹入了。

我想这套书对你很有用处。

前天在《小说界》上,看到了梁晓声的《从复旦到北大荒》,写得很不错,看后觉得真实、亲切。本期上有关于此文的评论,说这部作品开拓了文学创作上的一个新角度,以自述体的写法构成一部作品。我建议你看一下这篇文章及对它的评论。

我相信你会从中得到启发。你的经历也比较丰富,以本身为素材,就可以写出不少东西。问题就看你能不能掌握新的手法,能不能从全新的角度去描写、构思。我还建议你平时有机会尽量多看点当前出现的新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评论(作品原文后附的对其的评论),这会打开你的视野,开拓你的思路。

《小说界》、《小说月刊》我觉得不错,大型刊物《当代》、《收获》、《十月》也都很值得一阅。如果你们图书馆没有,有必要解囊自买。我们图书馆的杂志不外借。

没有落名,更没有年月日,一张信纸刚好写满,另外还带了一张白纸。

卫和平曾经对李明强说过,带一张空白纸是永远写不完的意思;纸配成双数,表示成双成对和吉利。

这是什么意思?永远写不完?绝好的一对儿?

李明强没有再往下多想,拿起《关于‘我’的思考》,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

几天来废寝忘食的学习,几天来同志们的多方帮助,使李明强充分认识到了“我的价值”。每个“我”都是特殊的,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与众不同的”。但是,“我”并不是孤立的,并不是“与众隔离”的,并不是“独一无二”地生活的。不论哪一个“我”,从呱呱落地起到寿终正寝止,一生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在这种社会关系的结构中占着一定的位置,起着一定的作用。可以说,每一个“我”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结晶。哪个人离得开家庭的支持?哪个人离得开学校的培养?哪个人离得开社会的后盾?“我”是群体中的个体,就像灿烂星空中的一颗星,好似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各个个体结合成群体,个体存在于群体之中,各个“我”结合成“我们”,“我”存在于“我们”之中。“我”属于集体,“我”属于社会。集体大于“我”,集体高于“我”,集体重于“我”,社会重于“我”。朗朗乾坤,堂堂世界,并非唯“我”而已;滚滚红尘,纷纷人生,并非唯“我”而已。“‘我’自然只能当一很小很小无足轻重的小卒,然而始终是积极的奋斗者。”作为人民群众中一员的“我”,对历史的前进应起积极的作用。我的价值,当是一片绿叶,当是一勺蜂蜜,当是一柄枪刺,当是一滴鲜血,当是一方土地。我的价值,当是一泓空气,既能净化自己,又能为人类滋养生机。为了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彻底地摆脱渺小的“自我”,忘我地为祖国求富强,忘我地为人民谋幸福。“我”的价值只有在整个阶级和全体人民的价值中才能得到实现。要实现“我”的价值,应该

改造自身,完善自己。炼出新的品质,树立新的观念,造成新的力量,建立新的关系,成就新的事业。每个“我”的自身完善,都要受到社会的制约,以社会需求为目的……

书籍使李明强懂得了很多很多,社会为李明强提供了很多很多,同志们给李明强了很多很多,让李明强三生难以报答。他只有拿起全新的笔墨,去全力描绘祖国这个大花园里的赤、橙、黄、绿、青、蓝、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