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8/8页)

李铁柱到洞里拿了绳子,对刘会贤说:“别着急,俺去弄点儿蜂蜜。蜜甜,他准爱吃。”

“这深山老林的,你去哪弄蜂蜜呢?”刘会贤担心地说,“就是到县城,兵荒马乱的,饭都吃不上,哪来的蜂蜜?”

“咱这蜂蜜啊,用不尽,吃不完。”李铁柱想着那蜜洞笑了,既是安慰刘会贤又是给自己祝福打气,笑着说:“咱这是神佛山,有神佛保佑,一定能顺利弄到蜂蜜,你就等着吧。”李铁柱说完,拿着绳子走出溶洞,直奔钵盂峰。

“这段故事多好啊,你怎么没有写进剧本呢?”刘晓豫听了李斌的讲述对李斌说。

“这一段全是我爷爷自己一个人的行动,我想对全部故事情节影响不大就省略了。”李斌淡淡地说完,又不好意思地说:“我不能让人家说,我写剧本就是为了宣扬我爷爷。”

“那你就把老爷子的功绩给贪污了?”吕局长看了一眼李斌笑着说,“你不能把他老人家单纯地看成是你爷爷,他是大家的爷爷,是人民的先烈,是国家的脊梁,人类的宝藏。”

“我爷爷不让说。”李斌看着落花峰那刀劈斧砍似的悬崖说,“他说,他下老虎岭的悬崖太狼狈了,说出去丢人。他不说,人家都认为他年轻时会飞檐走壁,多神气。”

“他就是那么下来也是个奇迹,也是英雄!”徐主任接着说。他的话铿锵有力,富有英雄豪气,好像是李铁柱附身,彻底省去了把那套整理西装的动作,昂着他那颗板寸头看着大家。

“我也是这么想,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讲了。”李斌盯着徐主任说。

“英雄来源于普通,多少英雄壮举都是逼出来的。”佳佳接着总结一句。说了,得意地忽闪着大眼睛看着刘晓豫。刘晓豫常告诉她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不能说“语不惊人誓不休”,但说出去的话也要有份量,含点哲理。

“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再逼也出不来英雄壮举!”刘慈云白了佳佳一眼说。

佳佳听了刘慈云的话,立刻拉长了她那美丽的鹅蛋脸,冲刘晓豫伸了下舌头。

刘晓豫知道佳佳认错了,就岔开话题问李斌:“你为什么没写慈云寺里和尚们的抗战,还把王金凤的关押地写成了日军宪兵司令部。”

“我对那段不解,我爷爷也说不清楚。”李斌喃喃地说,“再说,我看慈云寺的资料,大事记中只记到1934年,巩县政府下令拆寺建校,其中一棵与慈云寺同龄的银杏树被伐掉,运到了北官庄学校。没有查到祖林双塔是什么时候没的。”

“我也查看慈云寺的资料了,释延超大师的《慈云寺志》中介绍完那棵银杏树被解运到北官庄学校建起了一座三层教学大楼后,就是解放后1963年巩县人民政府公布慈云寺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慈云寺这段中断的历史,更从侧面印证了当年日军将慈云寺僧人全部屠杀的事实。古寺僧侣全部遇难,没有人再续史志。直到解放,才有僧人进入慈云寺。”

众人一边交谈一边顺着唐僧路走向慈云寺东门,旅游观光车的司机看到众人从捧月湖畔走过来,也开车从慈云寺南门缓缓驶向东门。

面对慈云寺东门前那曾经血雨腥风的广场,刘慈云百感交集,上了观光车还禁不住回头凝望。他将刘会贤的骨灰盒面向广场,喃喃地说:“娘,再看看吧,这就是我父亲牺牲的地方。”

刘慈云的话将大家的思绪拉到了七十年前那个苍凉的夜晚,随着观光车的启动越拉越长。

李斌坐在旅游观光车正中央的位置上,刘晓豫和佳佳分坐在他的两边。可以说这时的李斌如坐针毡,不仅仅是他坐在了两位一模一样的美女中间不自然,他的内心非常繁杂,他不了解慈云寺那场绝世国殇,还把刘晓豫的父亲写得跟叛徒似的,自己爷爷最闪光的一面也没有表现。他回首凝望着慈云寺东门前的广场,暗下决心,要对自己的电影脚本进行补充完善。

旅游观光车转了个弯顺着寺河而下,刘晓豫又看到了落花峰那仞万丈悬崖,遂要求李斌讲讲李铁柱到钵盂峰蜜洞掏蜜以及后来发生的故事。李斌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按照爷爷当年给他讲的慢慢叙述起来。


[1]突出的悬崖,遮雨,像石屋一样。

[2]植物枝梗上的刺儿。如枣圪针,鬼圪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