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5/6页)

导游坐上副驾驶座位,又转过身来冲大家说:“传说,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是西汉末年,当时只属于民间形式。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有文字记载的是永平三年春天,汉明帝刘庄在一天夜里梦见一个金人,头带白光在大殿里穿行。明帝向他问话,那金人头也不回地飞升空中向西去了。明帝得知那金人是佛,遂派十八人使团到西方天竺国去请。天竺高僧竺法兰和摄摩腾以白马驮经随使团来到中国,住在国都洛阳接待外宾的官邸鸿胪寺,译经讲法。二位高僧被汉明帝的诚心感动,决意在中国传承佛教。遂按照古印度顺河上溯寻找圣地的传统,到鸿胪寺东沿石子河上溯进入了青龙山。他们到离这还有五里地的老佛湾,见那里水环壁绕,山静林幽,藏风聚气,祥云罩顶,便决定在老佛湾建造寺院。谁知,当天晚上,他俩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佛祖对他们说‘前行五里三,便是小西天’。两位高僧知道选错了寺址,就又顺河谷上行,大约就是走到了前面的那片空地,二人坐下休息,突然看见这座天然大佛,再看大佛周围的山崖,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佛像。大家看看,是不是周围的山崖都像佛像?”伴着导游的讲解,车已经停在了导游指的那片空地上。

“像,像,真像。”佳佳又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叫道。

“小妹妹识佛真快,很有佛缘。”导游笑笑说,“二位高僧见这里这么多佛像,急忙跪下参拜,认定这儿就是梦里的小西天。只听大佛说‘天圆地方,可作道场’,他们按照大佛的指点,在前面找到了寺圈,在这里建造了中华第一寺——慈云寺。”导游指着慈云寺的方向说完,顿了顿,接着说:“这座天然大佛,也有人叫它天门大佛,是因为它正好在天门沟的中央。大家看,大佛的身后就是天门沟,西边是大天门,东边是小天门,这里不是小西天是什么?”

众人按照导游的指示看,一脸的崇敬和虔诚。

佳佳跑着从不同角度照相。她那美丽的身段和一袭黑衣,张弛有致,动静自如,潇洒飘逸。

“那,大佛对面就是和尚坟吧?”刘慈云见导游半天不说话,就问了一句。

“对,大佛隔河相对的就是和尚坟,这里的人都叫它塔林。”导游接过刘慈云的话说,“因为这里建有和尚圆寂后安放骨殖的砖塔和石塔二百余座,塔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只可惜,在‘文革’中被拆毁了,现在只收集到塔铭四十多块。”

“塔铭就是和尚的墓志铭。”吕局长接着说,“它对研究慈云寺的历史状况和佛教宗派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不少资料。”

“听我母亲说,日军进驻慈云寺时,就有一位地下党员藏在地宫中。那天晚上,那位地下党员蒙着面出来,杀死了几个鬼子,救出了王金凤阿姨。那蒙面人告诉王金凤阿姨,那地宫就在塔林下。”刘慈云将怀中的骨灰盒向上抱了抱说。

“塔林下是有地宫。”导游指着塔林的位置说,“大家看,由于造田修路,再加上常年雨水冲击和风化,地宫有的地方已经露出洞口了。瞧那一棵桐树旁的黑洞,那四棵桐树中间的黑洞,都是地宫露出的洞口。”

“怎么没有保护呢?”刘慈云喃喃地发问。

“景区管理处的人员太少了。”徐主任接着说,“景区正在开发,资金都用在重点项目上了。再说,这地宫里什么也没有,坟地,也很少来人。”徐主任一边说一边用双手拽住衣襟下摆像是做错了事似的。

“得弄,得保护。这地宫为我们抗战作出过贡献呢!”吕局长看着那光秃秃的塔林不容置疑地说,好像他就是项目的决策者。

“我们与市佛教协会已经商议维修了,和重修塔林一起规划。”徐主任放开抓衣襟的手,像是放开了束缚自己的绳索,盯着刘慈云问:“我们要不要到近前看一看。”

“不用了。”刘慈云说,“地上地下的情况我母亲都知道,我们知道地宫的位置就行了。”

“那咱们去看看天堂海。顺着路就能绕到青龙洞,看看青龙洞、象鼻山、聪明泉、七叠泉瀑布。”吕局长说着跳上车。他这么大声,是有意说给刘晓豫听的。在上边岔道口,他号召众人走着看天然大佛,刘晓豫坐在车上就没有动。他回头向车上看了多次,只见刘晓豫在车上翻看李斌的剧本,好像周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他沸腾的热血一下子凝固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那美女刚刚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转脸又变成了寒冰。所以,他没有了演讲的激情,一路默不作声。现在,该开车了,车往哪开,他不发话不行了。他大声地说着跳上车,就是想引起刘晓豫的注意,可刘晓豫正沉浸在李斌写的剧本里,甚至都没有抬一下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