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 元帅的选择(第3/3页)

亚希尼注意到,在城市中快速突击,只能迅速占领街道,而街道时危险的,一旦坦克停下来,就会挨打;所以速度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真正的办法是占领主要建筑,将对手挤出去。中央政府大楼是他的第一个节点。

如何逼迫大楼内的敌人投降?他手上一直藏着最后的一张牌。并非只有阿米尔才有过硬的外军关系,实际上亚希尼与中国军队目前的最高指挥官,曾经有过一段并肩战斗的人情。

虽然林淮生后来一直假装不认识他,但是时至今日,他必须通过尤尼斯,向林淮生重提这段往事,并要求帮助,最终林决定从南方的装甲部队中派遣一支,来帮他这个忙。这一行动,多少违反了上级不参与内城战斗的意图。

中国装甲部队并没有绕道巴军攻击路线,坦克直接从陆军医院方向进入,穿越敌人防区内,大约有3个街区。

陆军医院的木利特医生,冒着暴露的危险,亲自策反了前来医院包扎的一名陆军少将。少将在与中国将领通话后,决定放弃抵抗。这给了中国军队直接支援亚希尼提供了通道。王镇北下辖的坦克部队直接穿越敌人尚未缴械的防区,前来支援亚希尼。

亚希尼再次呼叫中央政府大楼内的印度指挥官,现在他有中国军队做担保了。印度部队可以直接向中国军队投降。亚希尼一心只求胜利,倒是不太计较什么大义名分,向谁投降这些,而这些,恰切是他的同僚们最关心的。

印度指挥官躲在大楼第6层,通过一个破洞向南眺望,他看到友邻防区门户洞开,敌人坦克长驱直入而来。与炮塔上各种设备缺损,启动时会冒很久黑烟的巴基斯坦99坦克不同,新开来的那些坦克显然车况维护得极好,这必然是中国部队。

几名来自不同部队的印度指挥官通过BBC新闻广播,获悉总理自杀消息。他们自知大势已去,决定对是否投降,发起表决,第一次投票没有通过;发起人决定继续第二次投票,这一次,终于以很小的优势,通过了投降决定;他们派出代表,向亚希尼提出了唯一的要求,就是向中国军队投降。

在约定的时间到来后。穿着各种制服的印度军队搀扶着轻伤员,抬着重伤员,走出了破损严重的建筑。走在前面的是穿着棕色制服的近卫联队成员,随后是穿着深蓝色城市作战制服的中央警察部队和野战迷彩服的陆军坦克师成员,不情不愿的空降旅士兵走在最后。

控制大楼后,411伞兵团的萨尔特上校,亲自在中央政府大楼上升起了一面巴基斯坦军旗。附近仍然在顽抗的印度军队都可以看到,固若金汤的政府区,被攻陷了一个角。

帕斯阿德指挥部内。

陆军医院防区失陷和中央政府大楼缴械的消息传来,元帅终于意识到,即使自己不投降,部队也有自行瓦解的可能性。他一屁股做到椅子上,将自己前几天拟定的那份停战要求中,不切实际的政治要价全部划掉,然后将纸塞到查曼手里,头也不回地转回自己卧室,坐到专机的行军床上,等待最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