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 近战利器(第3/3页)

“机步连开始行动,分散些,给他们的潜伏部队施加压力。”黄德兴一边用望远镜观察,一边下达第一步指令。

放下步兵的步兵战车开始缓缓向前,它们分得很散,各自开向前方的几栋大楼,这里以前是新德里医科大学研究院,属于世界顶尖医疗研究机构,以逆向研究世界各地的新药而闻名世界,一个月前被自卫军接管,成为了一座坚固堡垒,据城内间谍传出的情报,大约有900名敌军奉命死守这里,决不后退。

果然步战给敌人指挥官施加了足够的压力,敌人后方的迫击炮开始射击。根据机场战斗的经验,迫击炮射击是敌人的前奏,为了分散步战车乘员的注意力,而真正的杀手锏可能是反坦克导弹和火箭筒。敌人的主要反坦克导弹都无法在室内发射。必须占据楼顶或者室外空旷处,现在是无人机操作员必须睁大眼睛的时候了。

果然,敌人的发射小组开始从涌上楼顶,前方的几座大楼顶部同时出现了大量人员。他们扛着武器向大楼边上冲过来,看来要打一个时间差。

早就有所准备的35毫米自行高射炮开始射击,这些火炮已经完成了对楼顶的测距/弹药编程,所以它们并不向大楼本身开火,而是瞄着顶楼偏上的位置,以发挥最大的破片威力。

机关炮用横向疾扫的方式,反复打出几排炮弹。第一批敌人从楼顶冒头的时候,炮弹噼噼啪啪在他们头上炸成一片。一时间楼顶破片横飞,死伤惨重,但是敌人仍然前赴后继向前冲击。

与此同时步兵战车也利用其射界较大的优势,利用30毫米炮对大楼上那些可疑的窗户射击。战场上腾起的硝烟破坏了无人机的观察,它们开始转移位置,以发现较为后方的目标,比如那些仍然在开火的迫击炮阵地,以及敌人指挥部。一门伪装得再好的火炮,发射时总是容易暴露。

无人机率先捕获了一辆准备后撤的自行迫击炮,在自卫军中,这样的目标也算高价值了。激光束指向茫然不觉的敌人,炸弹从天滑落,将战车炸翻。

同一时间,敌人的火箭炮小组开始利用地面废墟和空中烟雾作掩护,向步兵战车靠近。黄德兴接到战车报告,遭受到了敌人火箭筒零星攻击。距离大约100至150米。如果进入100米范围内,RPG的准头会大大增强。

他下令战车后撤,这次轮到坦克出动了。他必须用不同兵器交替出场的方式,来破坏敌人的节奏,当然代价是,战斗变得极为复杂和缓慢。

坦克直接推过障碍,向敌人据守大楼推进,步兵战车保持距离,紧跟后方。队形尽量展开而不至于挤在一起。敌人的各种火力开始从窗口中喷射出来。但是中国军队有大量射界足够的火力进行还击。很快前方大楼被打得千疮百孔,敌人的火力完全被压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