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超轻型火炮救场(第3/3页)

双方空军展开了第一轮对射,方法简单到与地面的坦克类似,各自有战机被击中,坠落到下面战场上。

贺凡仍然坐在指挥部内,没有调动预备队,他仍然不确定敌人这次猛攻是否是主攻。敌人磨磨蹭蹭的排雷动作让他起疑,总觉得是一场表演。

6架直升机终于飞到指定山坳,它们在空中悬停掉头,直接将炮口对准目标区域,然后缓缓降下。火炮松脱后,直升机鱼贯退出空域,运送人员和弹药的第二批直升机赶到,并在附近降落。

炮兵们从直升机中跃下,飞速冲向炮位,这些火炮没有自动伺服系统,仍然需要人力操作,炮班人数颇多,这是他们齐心协力,挑战训练记录的时候了。

借助卫星定位,大地测量可以省略到最简单的程度,制高点上的观察所已经将目标位置确认,诸元解算同步完成,最后就看人的因素了。目前双方火力势均力敌,必须有一件强有力的武器介入,打破这种平衡。

6门火炮慢慢抬起炮管,没有时间进行精确法必备的校射。它们迅速展开了第一轮急促射击。

炮火落点还算准确,大致落在敌人坦克后方的步兵战车和悍马混杂的战斗群内。这些轻装甲车辆一直躲在后满担负着反坦克导弹发射平台的任务,终于吃到了苦头。

新选择的阵地位置极佳,正对着敌人突破的方向,曲射火力可以贯穿整条山谷而没什么死角。但是贺凡没有急于将其他火炮都调集到这里,他还不能排除这里只是佯攻方向的可能性。尽管对手作为进攻方,掌握着在己方选择的交战地域,集中优势兵力的战役主动权,但是他有把握在半个小时内,就跟上敌人的节奏,随后占据优势,粉碎敌人的突破。他一部分自信的来源,就是他掌握着这种高度机动的火炮。事实上这种简陋的火炮在平原地带没什么优势,由于展开/撤出困难,外加射程不足,很容易被对手的炮兵反制,不过在山区,却有其独到的优势。

叶林斯基再次登上坦克,准备发起最后的进攻,他一直在等着无人机对敌人后方的侦察的情报,以确定自己的佯攻是否调动了敌人,但是敌人的电子干扰越来越强烈,已经无法收到足够的信息了,他无法再等下去,按照他的判断对手肯定已经被动增兵了,现在是出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