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7 高空跟踪(第2/3页)

宋宁对这支专业空军的蜕变也颇为扼腕,,而他无力约束这些人,他知道未来的空军参谋长萨米一直在纵容这种事情,他本人也不止一次偷偷对民用目标开火,与他的年轻手下唯一不同,只是投得更准罢了。

他不知道这3架飞机里的飞行员到底有多少实战技巧,他预计至多有一个老手,这样危险的任务显然不适合他们来执行,但是他否决任务后,立即接到了地面指挥部一名少将的指示,要求批准这次行动。他预感到巴基斯坦空军应该藏着什么计划。

宋宁提醒编队长机,他可以从城东部靠近,然后投弹向北撤离,不要袭击运河以西过于纵深的目标,以求稳妥,从风向上看,在这一带被击落的话,飞行员得救的机会稍大。

3架JF17排成紧凑队形向前飞行,飞行员不时评论看到的目标,他们用英语交谈时,预警机上的宋宁可以听到行员们在编队编导里谈论看到新德里冒烟,心情格外舒畅。

“战隼队长,这里是堡垒,当心西南方向那里可能隐藏着敌人的防空系统。 你们可以采用多变的航线来欺骗敌人。”

“战隼明白。”

显示器上,3个光点依然我行我素向西北直线飞行,不过一时也没有遭到雷达跟踪,这助长了他们的气焰。他们顶着第5中队的名号,但是第5中队的刁钻奸猾的战术,已经完全被抛弃了,整个攻击显得粗糙而又简单化,有经验的地空导弹指挥员可以预测其路线,并且获得充分的时间,制定攻击方案。

“战隼,你们必须避开工业区和居民区。”

“明白。”

宋宁注意到他们真实的目标是新德里外围的艾萨工业区的大型炼钢厂,这件事显然是有预谋的,那里生产镀锌钢板和无缝钢管,有一定的军事用途,但是并不是中巴两国联合划定的可打击军事目标,但是打击那样的目标,似乎可以打击对手的工业潜力,使之在战后恢复得更慢些。尽管在中国看来。这样技术含量和规模的炼钢企业根本无足轻重,但是巴基斯坦空军并不这么认为,他们不吝炸弹想摧毁敌人的工业。

飞行员低空飞行,他们没有太多周折,直接在地平线上搜索钢铁厂高耸的烟囱,显然在该编队的任务电脑中,这个目标是既定的,他们有备而来。

宋宁调动一架区域外干扰机策应,但是一旦有情况发生,一架是不够的。印度搜索雷达应该早就看到这个编队了,如果他们只是直线飞行,敌人很容易预料到航行,可能会在距离合适的时机使用隐蔽的火控雷达。当然某种程度上,这样也可以暴露敌人低空雷达的位置,附近一架电子侦察机和高空无人机正处于探测区域附近,有机会引导几架携带反辐射导弹的歼11投入攻击。

战斗机进入了自动平飞,准备投弹的阶段,对于单座飞机而言,这是相当脆弱的时刻,他们需要尽量摧毁有价值的轧钢车间和发电设施,而不是将炸弹扔到附近的铁矿石和煤炭堆料厂。

机舱内的雷达告警突然响起,迅速显示这是一部来自紫菀30的雷达,这是一种动力射程比较远的武器,相当难缠,对于新手是一个艰难的考验。雷达波紧紧抓住其中2架,按照常识,15秒钟内,敌人可能会发射导弹。

“战隼,立即放弃攻击。脱离敌人雷达跟踪。”

宋宁下达指令,但是没有回应,飞行员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有时候会对音频指令充耳不闻。也有一种可能是,不愿意放弃最后倒计时中的投弹时机,在宋宁看来这样的冒险毫无必要,固定目标总是在那里,无法逃脱,但是巴基斯坦人的看法或许不一样,他们投掷的不光是炸弹,还有仇恨。

紫菀导弹在火控雷达开机后的6秒钟后开火,这是印度防空部队刷新纪录的反应速度,导弹升空到400米时,被预警机探测到。

大约同一时间6枚250公斤低阻炸弹先后投下,它们依靠惯性撞向目标,对于面积巨大的工厂,这一击根本无从躲过。

2架JF17按照标准标准方式规避靠转弯导弹,另一架较为有经验的选择低空躲避。钢铁厂连排的高层厂房和烟囱可以迷惑敌人雷达。

中国电子干扰机在得到电子侦察机协同后,立即对雷达进行了干扰,同时携带反辐射导弹的战斗机迅速扑向目标,选择攻击位置。但是敌人的时机掌握得相当老道,在末端主动雷达开机的刹那,地面火控雷达停止工作。这使得后续的干扰和硬打击,变得毫无意义。枭龙编队毫无变化的航线,配合了敌人的快速瞄准,给了敌人非常舒服的选择战术的机会,某种程度上,训练有素的地面雷达,总是能够打出时间差,而空军通常会晚一步。这一次,空中的战斗机连发射导弹的窗口都没有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