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 包围圈合拢(第3/3页)

一辆布莱德利战车,突然冲出火海,发射了一枚反坦克导弹。但是距离太近,导弹未能有效调整弹道就错过了目标。双方在极近的距离上展开了炮战。布莱德利的25毫米机关炮首先转向目标,随即扫射中国步战正面装甲,502G竟然经受住了可怕的考验,正面装甲被击穿2次,但是没有伤及要害。随即中国步战的炮塔转动到位,30毫米机关炮迅速还以颜色。双方在不到150米的距离内,展开了笨拙而又单调的对射,直到一发100毫米炮弹结束了这次战斗。

显然敌人没有完全撤出战场。中国步战的侦察使命完成,开始防烟,并向后倒退。一辆M1A2坦克随后出现。它向烟雾开了一炮,击中了倒车中的步兵战车,但是这辆战车的灭火装置迅速起作用,使得车组得意逃离。

美军坦克继续推进,大约10秒钟内,被其余的中国步兵战车用各种武器击中了不下一百次,但是均未能击穿正面。但是这辆坦克的装填手,在刚才的末敏弹攻击中受了重伤,所以迟迟没有完成第二发装填。剩下的3名成员没有随着叶林斯基的大队后撤,也没有放弃战车,他们在一辆布莱德利的保护下,进行了一次原地修复,坦克重新启动后,撞上了中国侦察兵。

一枚导弹升空后折向下,彻底摧毁了这辆坦克。

这次遭遇促使贺凡判断敌人主力仍然在自己眼前,他没有及时将最后的机动能力,投入到切断敌人退入新德里退路的行动中,而是采取了较为稳妥的方案,迅速与北方巴基斯坦军队靠拢,恢复补给线。

这使得叶林斯基狼狈地脱离了战场,但是这支多国联军军队必须面临新的选择,是趁着包围圈还未合拢跳到外线,还是跟着印度部队一起退入新德里?

阿格拉指挥部弗林斯,意识到战斗已经陷入绝望,在天亮前,他还有1个小时来拯救他的部队。如果能够撤出主力,则可以在等待支援的时间内,始终对中国军队外线形成威胁,迫使他们在进攻新德里时分散兵力,这不失为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与此同时,亚希尼的坦克与后方缓慢的步兵分离,步兵输送车继续向南完成与中国军队会和,打通交通线的使命。

而他则向敌人正面防线的后方实施包抄,以期待用迅猛的攻势,为主在阿米尔正面的日军,如果敌人识相,这会儿可能已经自行放弃防守,向后撤退,这样他有机会在敌人撤离阵地的虚弱状态下消灭他们。

一切取决他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堵住那些日本人,如果它们退进新德里,将是一个巨大的祸害,那些日本人似乎很善于在有依托的防御中消耗对手(阿米尔损失了大量的武器仍然无法攻破其防御),这样对手一定也很适合城市的瓦砾堆中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