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 空中乱窜(第3/3页)

在贺凡部队遭遇到第一次轰炸后,王镇北就命令行进中的近程防空系统就地停止,准备作战。之前的巡航导弹攻击,已经使得这些系统已经进入了高度紧张状态,这些车辆都已经机动到了地势较高的位置。

6辆8x8载重卡车,停在了绵延的公路网边缘,这些平台携带着7x30毫米快炮和近程导弹,威力远强于履带底盘的双管35毫米自行高射炮,唯一的问题是,这些快炮没有很强的独立防空作战能力,需要依赖一辆携带搜索雷达的指挥车提供目标指示。不巧的是,指挥车正处于一个地势较低的,不利于侦察的山包后面,但是敌情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防空战车,即使不成体系,也必须立即进入各自为战的状态。它们仍然可以利用电视热成像系统,和跟踪雷达,在较窄的范围内搜索目标。

第一辆陆盾系统发现了逼近的目标,与贺凡部队面临到的问题一样,它来不及在射击窗口内进行射击,但是目标的部分信息还是汇总到行进中的指挥车,并通过指挥车分发给待命的其余车辆,使得每辆战车的指挥员至少知道目标会从何处出现,有针对性地进行红外搜索,有利的一面是目标的红外信号非常强烈。

即使指挥车本身还无法发挥雷达作用,但是仍然可以通过通讯,发挥指挥作用。

随即第二辆制高点上的战车发现目标,并利用火控雷达跟踪到目标。低空突防固然可以使得防守方变得仓促,但是这些小型系统的反应速度,也已经不是设计b1b的时代可以预料到的。

7管快炮经过短促的跟踪,随即以每分钟4000发的速度喷射出大量的弹药,这些弹药没有35毫米炮发射的可编程弹药的近炸能力,但是完全由动能弹组成的密集到无法穿越的弹幕,足够对大型目标构成重大伤害。

b1b的航线真巧与这部陆盾的位置重合,7管快炮迅速跟踪并射击,直到仰角过大,错过目标为止。

轰炸机从快炮头上飞过,机体上已然被密密麻麻地扫中了上百发。它拖着浓烟爬高,任务显然失败了,能否捡回一条命,还很难说。

轰炸机打开弹仓,在勉强转弯过程中,将所有弹药倾斜下来。附近的陆盾系统,利用交叉火力,对这些散落的弹药进行打击,但是这些武器的垂直射界非常有限(仰角45°),无法射击头顶的轰炸机和缓缓落下的弹药。

最终末敏弹发射的自锻破片将下方搜索范围内的所有的6部陆盾摧毁,索性这些弹药的敏感器总是寻找显眼热源攻击,对于陆盾这样人员与武器平台分离的系统,还不至于伤及人员。另有一个驾驶越野车的侦察连,不巧正在附近也不幸落入火网,造成了损失,但是这次旨在扔掉载荷逃命的轰炸,所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并不构成战役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