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 水泄不通(第3/3页)

最终冒出来的,竟然是一架b1b。由于没有数据链,直到预警机里有人告诉他,一架b1吧可能从他跟前逃走时,他才知道自己还能撞这样的大运。

他知迅速判断,敌人不会按原路后退,那是自投罗网,所以这架敌机多半会从自己这边过来,联想到敌人在30分钟前,派出一架野鼬鼠偷袭了运河南岸的导弹阵地,很可能就已经为退路做好了准备。

他从未想过应对一架这样的飞机,但是当b1b开始加速并维持马赫以上的速度时,这片空域还真的没有一架性能足够的截击机可以从容拿下它,所以他必须当仁不让地担起责任。

没有起飞前的简报会和战术分析,他按照常识和直觉行动。双机编队迅速爬升起来,没什么太难的,无非是与准备掉头突围的敌机比拼一下速度。

他不在乎敌人看到自己。敌人后撤必然依靠高空高速,别无它途。他并不急于将机头对准目标,尽管他很需要机载雷达看到对方,来弥补语音通讯方面的速度不足,但是当务之急是抢占敌机可能逃走的路线。他迅速作出判断,敌机既不可能从正南原路返回,也不可能从西面跑,那样必须跨越巴基斯坦领土,所以它只能从西南狭窄的走廊地区跑。

坎贝尔上校大约同时看到了新出现的敌情,预警机从尺寸判断是2架苏霍伊飞机或者中国的歼11战机,当然也有可能是从俄罗斯最新得到的苏35,如果是苏35情况会非常的不妙。他注意到,敌机正在试图截断自己的退路,而非直接指向自己,这确实是阴险的一招,他倒是不怕直追过来的敌人。

这架b1b已经扔掉了所有的炸弹,机内燃料还剩下52吨(大约半油状态),正适合高速飞行,他调整了航线,直接向西飞去,这必然出乎敌人预料,当然不可能直接穿越巴基斯坦领空,他只是期待迅速甩掉敌机,然后转向南方。2架F15试图护航一段距离,迅速被它甩掉了。

预警机提醒刘兆林,敌人没有向着他过来,转向270过去了。刘兆林迅速做了一个转弯,iRST在70公里外就捕捉到了目标的热源信号,这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体验,这个被动红外系统发现一般战斗机的距离很少超过15公里,只有占据后半球位置,同时对方还在使用加力燃烧,才可能在更远些的距离发现目标。b1b4台巨大的发动机同时加速,确实是一个叹为观止的巨大热源。

“狗日的,想从我眼前溜走?”

他不惜燃油,加力向西,但是仍然不直追2点钟方位的敌机。他知道敌人不可能这么容易就范,无非是想利用速度摆脱,然后在边境地带转弯溜走,自己不能太急躁,最佳方案是封死路线,不让它称心转弯,而非无谋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