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 目标变化(第3/3页)

炮弹呼啸着在人群中落下,那些还没有散开的士兵,被气浪卷起,抛到飞转的直升机旋翼上,被撕扯成碎片;炮弹的破片四处横飞,甚至那些已经升空,准备离开的直升机,也无法幸免,爆炸所到之处,直升机纷纷起火坠落。

指挥部捕捉到了突然出现的战机,判断出了敌人降落场位置,而炮兵未经试射和修正,以急促射击方式将大量弹药倾斜到了不足1平方公里的降落场,将所有20架米17以及它们带来的3个连吞没。

黄德兴迅速通过燃烧的空旷地带,他知道刚才炮兵在这里打了漂亮一帐,从那些呈现零件状态的直升机残骸看,几乎没有漏网的,而且时间拿捏得正好。他估计自己已经突入到了敌人救之不及的地方了,所以他们才会这么仓促地出动机降部队。

他再次观察到成排的敌人坦克挡在了前面,从热像仪中观察为低矮的T72或者T90,但是后方炮火没有接着延伸过去打击他们,热像仪的冷却效能正在减弱,不过99坦克仍然在探测距离上占据优势。他还来不及下命令,部队已经开始自行开火,在2400米距离上穿甲弹并没有十足把握击穿T72,有些车辆索性用榴弹射击,在战场单向透明的情况下的情况下,这也是合理的选择。

被斯潘加调过来堵住口子的部队,等待着空降兵打响,根据计划,伞兵将使用照明弹指示目标,不过因为直升机中队在地图上找不到平坦的,可以降落的地方,于是将降落场前推了一公里,这使得坦克与伞兵有些脱节,由于通讯的不畅通,这支坦克部队至今还不知道伞兵遭到了灭顶之灾。

99式坦克的隔着2.5公里夜幕开始射击,一下子打懵了这群坦克,他们至今完全看不到对手的存在,只能胡乱开火还击。一些速移动的印度坦克被榴弹揍到正面,立即失去炮塔上的所有传感器以及观瞄设备,这等同于失去了战斗力。

黄德兴从2500米一路杀到距离敌人400米,将超过20辆敌人坦克摧毁,自己这边无一伤亡。他很确定冲过去,就能消灭第1装甲师的指挥部,甚至更重要的目标。他向上级汇报发现重要目标,要求火力支援,但是他始终没有等到进一步的炮火支援,等到的只最高指挥部要求他停止战斗的命令。

这一整天,林淮生就没管过他这里的情况,但是第一次干预,就是要求他停止进攻,指挥部只告诉他一件事:炮弹没有了。

黄德兴不是贺凡那种会自行其是的军人,他选择停止进攻,当然这并不等于他理解这样的命令。

他并不知道,随着这场战役的落幕,以及整个21集团军被歼灭过大半,中国军队的战略目标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歼灭敌人主力,已经不再是压倒一切的受首要的任务,敌人在军事上的彻底失败,已经为时不远,如何减少损失,同时迫使敌人投降,成为了新的目标。将一场敌人的伏击,打成仓促的强攻,不是林淮生想要的,斯潘加已经不成气候,他不希望自己的人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