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 碾到地雷(第3/3页)

一枚aT4趁着照明弹落下的当口,狠狠砸中了黄德兴的坐车正面,索性射流无法穿透装甲。这一击使得黄德兴充分地冷静下来,他意识到前面的这支部队不是在执行一次断后阻击的任务,这应该是一个伏击圈。

黄德兴开始呼叫后方火力支援,然后指示部队释放烟雾,脱离正面战场向西方机动。显然,他撞到敌人的一支基于复仇的劲旅,如果巴基斯坦人想硬拼,那就随他们去,但是自己绝不能被他们的狂热感染。

正面火并很快演变成了团一级的对射,印度的先进坦克数量上略占上风,但是巴基斯坦的一个整团,在总体数量上并不吃亏,很快战场上已经遍布着火的坦克,激烈程度更甚于白天一边倒的交火。

黄德兴带着2个连的坦克困难地离开了正面战场,由于能见度差,加上他又释放了烟雾,他的横向机动除了要提防正面敌人的火力,还有避免与后方急着拼命的巴军坦克碰擦。

这是他这辈子最大胆的决策,他决心要迂回到敌人的侧面,尽管在敌情不明朗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选择进攻路线,都显得不够稳妥,但是他记得贺凡说过,优秀坦克指挥官都是靠机动里程,而不是装甲厚度打出一世英名的。

黄德兴从导航显示器中迅速选择了一条可能行进的道路,远在4.5公里外,那里是一片400公顷的葡萄园,从巴基斯坦情报人员收集到的信息看,属于本地的某个酿酒业土豪,葡萄园内的沟渠很浅,土质较松软,但不泥泞。葡萄架的高度为2.5米,碰巧可以隐蔽坦克侧面,当然这种环境也十分适合步兵伏击坦克,不过他估计到敌人经历了一天的仓皇撤退,不可能在距离核心阵地5公里外的某个地方部署的十分仔细,最多会有一支机动部队在这个方向上待命。

趁着后方火炮开始轰击印度阵地,他向西快速行进,巴基斯坦团长还有一个营的预备队,估计可以拼耗到后半夜。

坦克渐渐远离炮火,然后从一条干涸的河床突入葡萄园,竹子搭的葡萄架子连同枯黄的藤蔓被碾压到了泥地里,四周遍布着整整齐齐的葡萄架,他必须把头伸到炮塔外才能勉强看到远一些的地方,在这里,夜视设备完全无法发挥作用,他看到1公里外,有一座建筑灯火通明。

根据卫星地图显示,穿过葡萄园可以看到一幢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看不清几楼),建筑前面还有花园和水池,很可能是殖民地时代遗留的东西。建筑后面的一条笔直的通道一直通向东面的敌人阵地后方,他冲破最后一道葡萄架,到了灯火通明的建筑跟前,看到了建筑物下挺着3辆已经熄火的挑战者坦克和一辆路虎吉普车,距离他不超过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