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 印度门(第2/3页)

“最近印度人出动的很少了啊,或者一出动就溜回去。”

果然20公里外正在赶来的歼10飞行员又开始谈论这样的话题,听起来,这些轮战上来的家伙颇为焦虑,眼看战争结束,却什么也捞不到。

“我昨天发射了2枚中距,预警机没有看到结果,可能击落了一架米17。”

“如果发现目标,不要急于占据有利位置发射中距弹,最好把它们引到更有把握的距离内。”

几架无人机正在更低的高度监视地面,待会儿歼16机群将试探性地投下一部分炸弹,这是一种打草惊蛇的策略,一旦敌人隐藏的车辆人员开始转移,很容易被无人机或者歼16的后座飞行员利用光学设备看到,进而判断指挥部位置,也可以利用激光指示,发起第二次精确轰炸。

2号机开始向指定的一片松林投弹,间隔时间较大,这样可以覆盖较大区域。空投的高度很高,既然无所谓精度,高度可以提防那些地面小口径火炮或者便携导弹的偷袭。

落下的炸弹在树林里剧烈爆炸,每一颗相隔了约500米。郑辉稳住飞机,进入自动平飞,这有利于身后的制导员利用光学设备观察。当然无人机飞的更低些,不受云层干扰,但是很更容易被防控网攻击(实际上牺牲无人机吸引防空火力开火,也是找到敌人指挥部的一个不太明智的方法)“团长,我看到一些车辆从树林里跑出来了,但是看不太清,能不能低些。”

“RwS记录到附近10部搜索雷达,还是让无人机和指挥部观察,我们盘旋等待。”

郑辉否决了后座飞行员的要求,他决定继续留在8000米空中,防备那些野战防空火力,同时如果敌人空军出动,这个高度有利于他掌握机动性。

无人机飞抵敌人车队进行的区域,看到了燃烧的森林下面一些路虎吉普车以及2.5吨卡车正跑出来,有些吉普车携带着随动发射架,可以看出是笨拙的反坦克导弹。但是这些都无法证实下面有一个高级别指挥部。

一辆奇形怪状的车辆进入后方指挥部的视线,指挥部最灵巧的分析人员,用了2秒钟认出这是一种使用悍马车为载台的8联的随动发射架,这是美制的复仇者防空系统。本次战争印度方的武器库里,又出现了一个新面孔;与门类多样的印度军队相比,中国军队的武器总共那么几种,可谓乏善可陈。

这种美制短程防空系统的随动发射架内安装的是毒刺导弹,对于轻敌的低空作战飞机而言,显然是最危险的对手。无人机试图转弯离开,敌人的发射架已经开始转动,此刻高空中的一架歼16已经用激光照射了这部防空车,它显然是所有四散逃离的车辆中最值得优先解决的。

用一枚沉重的激光制导炸弹消灭这样一个小目标,威力确实有一些过剩,轰然巨响中复仇者被炸成了碎片。从空中可以清楚看到爆炸后在灌木丛中形成的巨大圆形焦土,附近的植被还在燃烧中。后续赶到的印度车辆都识趣地掉头逃走。

预警机看到了印度战斗机编队再次出现,并越过新德里上空,企图占据射击位置,从迹象看,它们打算进行一次中距弹射击。随着距离靠近,预警机看到的敌机数量从2架增加到了4架,一直保持着很密集的队形。郑辉编队继续保持高地和姿态侦察地面,现在到了打草惊蛇计划的关节节点,不能被新出现的,不太严重的敌情打扰了,当然他很想保持高度,等待机会为个人战绩增添一笔,对飞行员而言,衡量其能力的标准从来都是击落了几架敌机,很少有飞行员会在同行面前夸口,今天又敲掉了一辆悍马。在同行的议论中,郑辉确实是一个颇有运气的人,他的大部分击落来自于轻而易举的中距弹工具,而大部分被击落的敌机,都没有发现他的存在。

很快郑辉就感受到了对方的雷达信号,他猜测敌机可能会发起一次R27攻击,这是狮子或者犀牛中队的风格,如果对手没有发现歼10的威胁继续从南面靠近的话,他们很快就会尝到苦头。此刻,歼10编队开始转向目标,其长机的指令简练而有效。

4架歼10一直未与歼16真正会和,这使得他们处在了敌人雷达视野之外,印度最后一架a50i预警机离开后,所有这里的飞机都处于S300的警戒雷达监视之下,但是这些陆军雷达似乎与印度空军的交流不甚紧密,从一向胆怯的狮子中队实施这样果断的迎头逼近战术看,他们很可能没有通过数据链或者地面指挥察觉到歼10的存在,或者对歼10的位置和距离掌握很不完整,在语音指引的情况下,这种引发误判的现象非常普遍,毕竟当两拨战斗机相向飞行时,每秒钟的相对距离变化就可能超过1公里。

歼10克制到最后一刻使用雷达,从对手上方1000米2点钟区域,一下子咬住所有4架苏30mki,对手被迫在很远的距离发射导弹,随即放弃攻击,俯冲四散逃离,那些飞行中的R27导弹随即失去指令,满天乱飞,不过狮子中队发射导弹只是为了减重逃走,并没有期待能够击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