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 窝弹区(第2/2页)

敌人的炮击渐渐向东边延伸,而且有些稀疏起来,显然梅内亚姆集团大致已成克什米尔的困兽,补充越来越困难,火力准备也不会太夸张。他继续冒雪把头伸出去,随着炮声渐远,他的听觉再次可以起作用了。

每当山口风向变化时,贺凡可以听到片刻的金属轮轴碰擦声,这些吱吱呀呀的越来越近。等了大约十分钟,印度步兵战车纵队出现,一开始它们还可以得到桥格兰萨尔破旧房屋的掩护,随后完全暴露在了结冰的河上,贺凡数了一下,还不少。

这些步兵战车应该庆幸贺凡没有猎杀它们的打算,这些车辆在空旷冰冻的河面上行驶非常困难,它们需要很大的半径转弯,才能避开过去一个月,双方炮火在河面上打出的弹坑。这期间,贺凡的1连11门火炮,可以轻松消灭它们,但是贺凡自信自己看破了敌人的小伎俩,他约束部下不得开火。

这些步兵战车的夜视设备完全不足以发现坦克,但是它们大概是可以感觉到对手的存在,山谷里方向不定的寒风始终打着旋,如果贺凡可以听到对手,对手也有机会感觉到他的存在。

他见到了最前面6辆bmp-2的炮塔转向自己,似乎看到了什么,那门30毫米机关炮在一公里外,对自己正面不构成威胁,但是上面的aT-5导弹让他稍微有些紧张。他下令部队沉住气。激光告警设备一直没有发现敌人的测距激光,可见敌人不是真的发现自己,而是作为标准的警戒动作,将炮口调转向这里;实际上,据情报显示,印度第28山地师的这些老旧步兵战车一直没有得到升级,所以发射导弹无法在车内完成,也无法利用车内传感器瞄准。具体发射导弹的话,需要车长爬出炮塔,操作导弹4x瞄准器来指示目标,实际上这枚导弹甚至可以随时从炮塔上取下来,它并不是战车的一部分。

中国的迫击炮阵地开始射击,将步兵战车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它们绕过冰面上密密麻麻的弹坑,向东面的中国阵地开过去。

躲在北面山坡上的中国坦克仍然在怠速状态中,等待着战机。

贺凡的坦克有寒带作战必须的增温设备,这种设备将坦克废气型的摇架损坏的特征。

后方第二辆k1a1闯了出来,尹哲熙中校正在车上,刚才他一直在通过电台提醒前面的先锋车的车长小心侧面,不料突然间,车长惨叫一声,然后没动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