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 稳执牛耳(第2/3页)

“北方军区人虽然多,但是成事不足,让他们待在山上反而可以最大程度地牵制敌人行动。”

“但是,总理无法容忍穆斯林军队入侵……”

“肯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也会加速敌人在政治上的失败。我透露一个消息,诸位可能已经知道我们空军的出动率大不如前了,但是这不等敌人空军可以横行蓝天。”

“难道西方国家的空军要来帮助我们了?”

“这涉及

到高层的秘密,我只能说,我们等着瞧好了。当然无论如何,我们还需要独自坚持一段时间。”中将似有所指,他知道自己的将领可以领会到其中的意思。

印巴北方边境上城镇纳罗瓦尔,此刻滚滚的车流正向着东方移动,卡车上的巴基斯坦士兵个个表情严肃显得有些紧张。北面不远的山区,不断传来炮弹的爆炸声,这提醒着着年轻的士兵们,敌人并没有远去。

这里是通向克什米尔铁路的印度侧的边境节点,现在也是巴基斯坦几个步兵师的突破口(并不是唯一突破口),中国军队在24小时前,从更北的区域突破了边境,随后这里的印度军队也放弃防守,向南逃跑了;这使得巴基斯坦军队不费一枪一弹攻入敌人境内。

这些部队中的很多人,都经历过伊斯兰堡的惨败和撤退,对于隆隆的印度炮声至今心有余悸,不过既然能够跨过边境,还是让一些人赶到莫名的兴奋,战争的转折点,在漫长痛苦的失败之后,奇迹般的出现了。士兵们之间谈论的话题,不再是是否可以守住白沙瓦,而变化成了新德里,这样的转变来的太快,确实让然难以置信。由于战役的保密需要,大部分士兵直到几天前才知道,他们要做的竟然是大反攻。他们从谢胡布尔下火车,一路向东,沿途看到了大量被印度军队遗弃的装备,虽然未经一战,但是信心却慢慢提升了,有传闻说中国派来的将领,是印度人的克星,印度陆军劫数难逃。

大量属于第1装甲师的59d型坦克,在这里与步兵师的卡车脱离,沿着公路上方崎岖的山路慢慢移动,步兵将要快速跟上中国装甲部队的步伐,接收一些重要的城镇,建立一系列的据点,以彻底撕裂敌军南北两大集团的联系。而坦克部队目标不同,他们必须由此向北,从侧翼威胁锡亚尔科特的敌人,最大限度地牵制梅内亚姆在后方反击的决心和兵力(锡亚尔科特在巴基斯坦境内)。

林淮生深谙用兵之道,在他的计划中,现在还不是收拾查谟几十万敌人,或者收复伊斯兰堡的时候,他要牵着敌人鼻子走,而不是相反,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提防克什米尔的敌人从山上冲下来,打通交通线,最后他们应该会困死在山上。

虽然印度军队的兵力仍然占据优势,甚至从地图上看,敌人还可以在中巴军队后方,利用两面夹击的办法,截断中巴远征军的后路,但是在这些巴基斯坦步兵头上,是一条中巴空军开辟的越来越宽阔的走廊地带,空军可以紧盯敌人的一举一动,这是这次颇为冒险的地面进攻的底气所在。

林淮生的另一部分底气在于,目前在巴基斯坦的深远地区,另有超过一百万的,使用中国武器武装起来的巴基斯坦陆军,正在顶上来。在战斗打响,无需偷偷摸摸运输后,新的更强硬的空运计划得以实施。大量的中国装备正在运抵,仅仅中国的坦克,就以每星期280辆的速度运送进来,远远快过西方援助印度的速度,虽然其中大部分是比较老旧的型号,但是战争确实到了拼消耗的阶段了。

巴基斯坦境内的公路系统,以及中巴工程兵卓越的表现,使得大量的武器得以比,堆积在孟买港的西方武器,更早抵达战场。

行动展开以来,宋宁几乎没怎么睡觉,他一早上就登上了一架新到的空警2000指挥机上,之所以换了这架预警机,主要源于驻巴的空军面临到了新的威胁,而该机刚刚更新了软件。

表面上,空军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制空权,搜索和打击敌人的各种火力,首要的当然是aS90火炮以及龙卷风火箭炮。但是2天前,他得到了国内新的指示,鉴于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必须时刻提防来自阿富汗境内以及巴基斯坦南部的,新的敌情。这使得他不得不重新分配兵力,增加了地面的值班战机。

总参的情报分析认为,美国新上任的总统,可能会基于地缘政治考虑,采取冒险的方式来干涉这场战争,通过内部的模拟与推演,如果西方此时不直接插手,摇摇欲坠的印度政权,极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两次大的军事失败后,直接垮台。但是,分析进一步阐明,共和党总统刚刚上台,根基未稳,此刻用兵显然犯了大忌,所以他可能通过援助印度,使其继续苟延残喘的策略,来静观其变。另外,美国的西方盟国,似乎也有不同的战略考虑,他们似乎更愿意让中国深陷对印度战争的泥潭,而不是自己亲自陷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