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 精密的部署(第3/3页)

行动前林淮生的指挥部,还特别指示各部队不得滥用无线电进行联络,必须将一个师的无线电通讯压缩到营一级规模,行进纵队也必须限制不必要照明。这些措施的本意当然是不希望敌人通过卫星或者无线电侦察提前发现什么动静,结果反而加剧了部队调度的困难。最终整个行动荒腔走板,几支部队挤在了河岸边却找到指定的桥梁。天明时分,大约只有王镇北和亚希尼两支部队在相隔15公里的两个地点建立了桥头堡。比预想的规模小了一半,并且由于侧翼部队和辎重来不及过河,他们也无法采取原定的向纵深地带突击任务。

指挥部设定的过于复杂的行进路线,以及严苛的道路使用的时间限制,造成了巨大的混乱。井井有条的行动,只存在于林淮生的脑子里或者其参谋部的地图上。结果经过一夜的折腾,他领教了从军以来最大的挫折。他一直认为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巴基斯坦士兵的士气不够旺盛,事实证明,这一点担心倒是有些多余;但是他却忽视了另一个问题,在这些军官大换血的部队,中新提拔起来的军官人数太多,他们大多没有经受过必要的训练,他们在夜里找不到北。

中午时分。林淮生本人的指挥部也被堵在了河西面动弹不得,前面的一支属于巴基斯坦第一装甲师的摩托化步兵没有按照指定时间渡过河流(晚了8个小时),那些拖曳着大炮的卡车绵延几公里,停留在无遮无掩的地面上,如果敌人出动空军后果自然不堪设想。为此,林淮生不得不命令行进中尚未到达指定区域防空导弹部队暂停机动,原地实施对空警戒(当然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指挥部),这也造成了敌人的第一波到达的高空高速侦察机,没有遭到打击。米格25拍到的模糊照片将在几个小时候,送到梅内亚姆手上,凭着这些高速飞行状态下拍摄的曝光不充分的照片,印度中将至少可以看到王镇北的坦克群规模十分的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