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 新式炮战(第2/3页)

编队中的另两架飞机,则试图对山坡上的另外几股进行中的敌人进行轰炸,那面显眼的军旗,成为了其中一架飞机攻击的目标。

郑辉保持平飞的时候,忍不住转过头看了一眼一侧高地的争夺战,他不知道敌人为什么会突然在没有空中掩护的地区发动进攻,但是那群敌人的气势确实不同凡响。可以看到已经有人跃进了中国军队在制高点上的简易工事内,看来高地易手很难避免。

高地上

作战的是中国边防部队一部,与换防的一个步兵连。他们确实没有预料到敌人会在这么寒冷的寒夜偷偷接近山脊,也不知道潜伏了多久,在一般的经验里,印度士兵总是不那么耐寒,也不那么勇敢的。

制高点上的战斗一直没有停止,部队一直在呼叫火力支援,也投出了一些烟雾弹,为空军指引目标,但是空军不敢轰炸这些地区,印度人呐喊着拼死像冲上来。

一名刚刚入伍满一年的上等兵,藏在在掩体后面,耐心等待着闹哄哄的敌人靠近,一名不可一世的印度兵高唱着战歌带头,带头冲进战壕。中国士兵操作一挺95式轻机枪,向蜂拥爬上来的大约一个班的敌人扫射。对他而言,居高临下的优势已经没有了,唯一的优势是那些登上制高点的敌人,显得勇猛过头而有些迟钝。受到了这样一轮突然射击,敌人的尸体和中弹受伤人员,接连滚落到了战壕内,中国士兵的75发弹鼓刚好打空。

战壕外第二批敌人的喊叫声就在很近的地方,上等兵没时间换弹鼓,只能抓起火箭筒挺身而起,在互相可以对视距离内,对着第二波爬上来的大胡子兵发射了火箭弹,将最近的一堆敌人炸死,横飞的破片打伤了他自己的肩头,他顾不上包扎,而是迅速蹲下,然后按照记忆中敌人的位置,向斜面扔出几颗手榴弹,以求阻止住敌人。

地动山摇的巨大的爆炸从下方传来,动静比手榴弹厉害得多。他很高兴,那几架犹豫不决的飞机终于开始投弹了。敌人的冲锋为之一停。上等兵从制高点上探出头去,发现炸点稍微靠后,成片的印度兵都趴在雪地里躲避,他抓住机会为轻机枪换一个弹鼓,继续投入作战。

大部分士兵第一次作战不会如此勇猛,不过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惦记着打退敌人后好去收集一些战利品;士兵中间一直以来,都以廓尔喀雇佣军的狗腿大刀为最好的纪念品,实际上,他也不知道今天打上的这支敌人是不是传说中的廓尔喀人。

郑晖的投弹,将下方敌人营指挥部彻底笼罩住,尽管有一门20毫米炮一直在向他射击,但是没有伤极分毫。现在他的第二项任务是搜索敌人的炮兵,将位置信息传送给指挥机。他回头看了一眼下面山谷里的一片火海,转而向西飞行。西南的敌人雷达,一直在密集扫描他的座机,但是始终没有完成跟踪,这里的高山地带确实给双方的空地武器瞄准,都带来了很多变数,印度人的S300被部署在了嫩贡山以西,大部分时候都只能起保卫斯利那加的作用。

编队中的2号战机负责对地面的搜索,而郑晖留在较高的空域警戒前方,他的编队即将进入一段本方预警指挥机视线上的死角,所以编队必须自行分配各自的警戒范围,好在双座的歼16战斗轰炸机编队内有6双眼睛,可以从容盯着自正西至东南的大约150°的范围。

雷达迅速就捕获了空中目标。那是一串很扫描到的低速度目标,特征异常反常,从山口一晃而过不见了,凭借经验郑辉猜到了那是敌人的直升机。他决定暂时与搜索地面的编队分开,绕过去分辨一下目标。

他在电台里呼叫了指挥机发出请求,同时解散编队向南侧滑过去。他预料敌人如果探测到自己的雷达,也许会降低高度利用山势躲藏,或者利用悬停躲避雷达的对空模式,这是直升机在山地间对抗喷气机的一点点优势,但是自己也可以用肉眼发现目标。他在数据链上随时监视着编队内另外2架战机的搜索,暂时没有结果。在这样支离破碎的山地地区,对于攻守双方而言,都是相当费周折的。

后座的武器控制员一直在抬头眺望远方,降雪以后,对于目视搜索而言多少有一点优势。如果敌人在白色背景下运动的话,容易在更远的距离上被发现。果然,他看到了前方有什么东西一动,与以往的目标特征不同,并不是高速移动的点目标,而是低速移动的线目标。薄云迅速挡住了视线,他凝神静气等了一会儿,待飞机钻出云层,继续向10点钟方向眺望。那是一架偷偷摸摸想蒙混过关的直升机,下面还吊着一门大炮。

空军情报部门直到2个星期前,才将支奴干直升机合并进了本战区可能出现的敌人武器目录中,之前只知道该武器刚刚成军,属于一个新的第205中队,并没有进入北方军区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