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积蓄力量(第2/3页)

一架无人机静悄悄地从从一侧飞过,轰6没有足够的视野拍摄水平轰炸效果,也无法实时传送,就由它来代劳。

弹仓打开后,机身开始轻微抖动起来。射击手一直保持低头对准目标,等待雷达测量地速变化,并由此计算投弹时机。轰炸时飞行员则保持高度的警惕,这么大炸弹落下后,飞机重心会有一些变化。他必须随时准备接管自动驾驶。

第一架轰炸机投弹时,第二架远远跟在后面,刚刚开始准备投弹,一切按部就班如同一场演习。他们的投弹目标区域稍有不同,这样就可以分段破坏一大片地区。

3.3米长的炸弹松脱后,尖啸着自行落下。飞机轻微摆动了一下,随后弹仓关闭,爬升而去。

据以往轰炸演习附带的评估报告,冰川覆盖下的岩石,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必定会加快风化、碎裂,所以寒带地区的山地,通常都是建立在碎石上的,这也是印度在该地区的地下设施,需要大量维护的原因,当然空军不能等待地质结构的自然崩解导致滑坡,巨型炸弹就是来制造深层破坏的。

无人机准确地记录下来爆炸的威力,爆炸过后巨大的冰层塌陷下去,看来破坏力足够大、足够深了,是不是能将管道通讯电缆破坏,就不知道了。

列城的帕斯阿德正在于斯利那加的老部下通话,协调火力支援。突然间通讯就中断了。他知道对手无时无刻不在东歪脑筋破坏通讯,这次好像又得逞了。无奈中,他只能改用无线电呼叫后方。他的参谋长阿努罗尼苦苦劝住,希望他不要冒险,毕竟敌人完全掌握制空权,随时可能朝通风口扔一下一枚炸弹。但是前方的部队正在敌人的火力展示下土崩瓦解,上将知道印度部队的德性,从上至下都充斥着对上级的不信任,只有火力支援是才能让前线部队感受到,上级没有出卖他们。

徐景哲的庞大的监听部队在二十分钟后,就破译得到了一份发自列城第8山地师的可疑电文。

电文中出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呼号——雪山之鼠。

电报要求后方炮兵对正在交战地区,以及中国境内交通线,按照预先标定的区域,进行覆盖射击。徐景哲立即就察觉到事情的蹊跷,雪山之鼠显然是一名高级将领的代号;随后炮兵雷达就监测到印度炮兵的一次反击。由于距离遥远,没有能精确测量出炮兵阵地的精确位置,这还只是其次的事情,徐景哲生性多疑,难免将巴情报局的情报结合起来,如果帕斯阿德真的到了眼前,这该如何是好?

列城防御完全堡垒化、地下化,已知有2000名士兵和三处地下指挥所,而指挥所的位置都不是很精确,贸然攻击恐怕难以奏效,并且容易弄巧成拙,他最为宝贵的印度通讯密码,可能被对手察觉到。

监听破译后得到的情报,不能够立即投入使用,这是徐景哲自己定下的规矩。所以他决定先缓一缓,然后让上级拿主意。他知道,从列城起飞的直升机,很容易就可以躲到山后面雷达看不见的地方,但是他也知道,当务之急其实不是印度高层的人事变化,而是能不能继续让敌人作出战略上的误判。

与此同时,林淮生终于到达了胡萨布的地下厂房,检阅他的坦克部队。

这咯地下基地,原先是巴基斯坦地下核计划的一部分,用来放置大量的离心机。为了保密,基地地处偏僻、且深入地下,有一条隐蔽的山区铁路直接连接米扬瓦利的主要铁路干线。附近还有2座军用机场,可以起降大型运输机。对于偷偷集结一支部队来说,是非常理想的地区,只是距离前线有些远。

为了避开卫星的侦察,运输工作始终没有全速展开。如今只有大约50辆99坦克和150辆96式坦克,还有一些步兵战车,今后几天,还将从奎达转运来一部分,但是总数不足以凑出一支强大的集群来。

旁遮普的地形不同于阿萨姆,是非常可能爆发大规模坦克决战的。在周耀华的计划中,最终扼死整个印度北方军区的主要战场,就在阿姆利则以北的地区,当然在他的计划中,需要投入的是一个经过充分动员和扩充的集团军,人数大约8万人,而不是现在的兵力。

如果时间仓促,本次战役将不可避免地,借助巴基斯坦陆军的几个残破的装甲师的力量。除去复杂的联合指挥问题急需解决之外,这些整补起来的巴基斯坦部队的实际作战能力,是很让林淮生怀疑的。

自从卡拉奇被占领后,巴基斯坦失去了很大一大部分外部德武器进口通道;梅内亚姆攻占伊斯兰堡后,生产大部分枪炮的拉瓦尔品第的国家兵工厂,以及生产哈立德坦克的塔克西拉兵工厂自然也难以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