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 最寒冷的冬天(第2/3页)

尽管萨米并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但是他有几次飞过胡萨布时,还能看到门宰开来的列车上遮的严严实实的货物,从外形看似乎是装甲车,但是没有炮塔,看不出型号。他在奎达见识过中国军队将一些重型装备分拆运输然后在目的地组装的办法,一开始是为了解决运输机运力不足的问题,但是有时候也能够欺骗敌人卫星。所以他有理由将这些东西,与上级的遮遮掩掩,甚至杰纳布河上的浮桥联系起来做出一些判断。当然他也没有往深处想,对他来说,能够见证印度空军走到山穷水尽的那一天,才是最要紧的。

罗尔上尉以近乎全程倒飞的特技动作,在山巅间翻飞,随时准备逼近光秃秃的大山。在他远远看到对手飞离的尾迹后,才改平过来,并小心降低高度。他不敢太大意,只是擦着山沟里的森林飞行。如果敌人继续从后方摸上来,他可以利用低空破坏敌人的雷达瞄准。

两名来接中队长的飞行员早已经被吓的魂飞魄散了,即使在C130被攻击时,他们也还以为自己只是战场一侧的看客,谁会想到那架战斗机,会丧心病狂地攻击到自己头上?

“上尉,那个家伙一定是疯了,他要逼我们撞到山上。”

“帮我盯着点儿后面,看看他回来了没有?”罗尔提醒道,他不想和他们解释过分靠近两边的山,不是被逼的,而是自己故意的。这会儿还得提防那个家伙回头,那个人是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该死,16中队的101不是被消灭了吗?难道报告是假的?”他小声嘀咕起来,从敌人的疯狂劲头看,显然不像是报告中描述的那种,飞行小时不足几十的菜鸟。那个家伙如果多带几枚导弹,今天自己一定凶多吉少。

“上尉,我们是不是拉起些,这样低飞太危险了。”

“你们不懂,拉起来范围更危险。”罗尔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似乎见怪不怪,“陆军的防空部队都是些人来疯,刚才就像睡着了,但是没准这会儿,会变得神经起来,我们贸然拉起来,绝非上策。”

“原来如此?”

“呵呵,这种事我见的多了。他们很容易就会把我们当成敌人的无人机。”

在群山中飞行了很久,飞机终于在昌迪加尔降落。罗尔也终于赶上了梅内亚姆中将的座机,他们将一同飞往新德里,参加同一次会议的不同部分,另外罗尔还将同一些立过战功的前线人员,一起参加国防部的公共宣传,主要是为了粉碎敌人的关于印度军队损失惨重的谣言。

由于军衔过低,上尉无缘在飞机上与中将本人见面,他只是在靠后的机舱内,同北方司令部的一些参谋人员坐在了一起。他们很容易就谈起了2个钟头前,三叉戟中队的护航失败,以及中国空军的伏击造成了一架运输机的坠毁。罗尔对中将让特勤中队飞机冒险起飞的做法表示难以理解,因为斯利那加的制空权早就已经失去了。

从地图上看,这次攻击与C130被巴基斯坦空军偷袭的空域,隔着不到300公里。种种迹象表明,如果敌人的空军如同打算从两边起飞,将克什米尔上空打通,他们是可以做到的,印度空军能够起飞的架次正在减少,这样整个克什米尔的制空权就会渐渐失去。

作为一线作战人员,他们很了解局面的严重程度,于是谈话很快就变得消沉起来。梅内亚姆的司令部人员相信,敌人的地面攻势应该会在明年展开,因为最新的气象报告表明,印度北方地区,即将迎来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一次的寒潮,而敌人很难在这么严酷的气候中发起大规模进攻,冥冥之中可以认为是上天对印度的一次重大帮助,印度可以通过这段时间,训练出新的预备队。但是罗尔上尉的看法更悲观,他担心战事拖延对印度更加不利,因为中国人可以在这段时间内积累起更多的物质,而印度则无法扩充空军,只能被动地等待国际政治的变化。

大约稍早的时间,林淮生乘坐一架大型运输机,经过曲折的航线,终于飞到了距离双方战线很近的萨戈达机场。太阳落山前,飞机在机场上盘旋了几圈,飞行员与地面进行了几次通话,确定如何在这么糟糕的跑道上降落。

暂时,这里的跑道只有一段可以使用,而未修复的部分上弹坑累累,这是不久前印度远程火箭炮精确打击的成果。

印度陆军锋芒最盛的时候,曾经将其龙卷风火箭炮部署到了杰纳布河的西岸,距离这里仅仅40公里,这些火力在无人机的引导下,准确袭击这里的跑道。当然他们更想要打击的目标,是胡萨布的巴基斯坦核设施,不过龙卷风的射程对于攻击那里还差了一点点。当然现在,随着后勤的不支,印度陆军早已经撤到了60公里外了。